二、最好玩的地方
1
小时候,好玩的地方太多了!
单是自家院子,就有许多乐趣。姥爷家的炕上,骑着枕头都能折腾半天,不被大人提醒,丝毫没有停的意思。夏天躺在房顶,听姥爷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寻找着“天河”两旁的那两颗星。也是在那时候,将“24节气歌”熟记于心。
村西有条河,夏天的时候水位会低很多,遇特别旱的年景,会露出大片的河床。我们一些同学会相约去河边淤泥里挖河蚌:不论男女,一群半大孩子赤脚踩在淤泥里,完全顾不得黑黑的带着鱼腥味的泥巴有多脏。大家伙一个个埋头苦干,任汗水贴在头发上,一旦发现战利品,立马大喊着,挥舞双臂、昭告天下。夕阳下,一群打赤脚的小伙伴们并排着、嘻嘻哈哈,满载而归。
冬天的冰面也充满了诱惑。每次过年回家,必定会去河边走走,运气好时,还会遇到破冰捞鱼的人。有专业抓鱼的渔民,也不乏带着自己孩子体验捞鱼乐趣的。有人会在被冻在冰上的鱼的位置凿洞,将冻鱼带回家;有人凿洞后在洞口钓鱼;据说专业人士会在冰面下撒网捕鱼,这个还没遇到过。一些爱玩儿的人,总能想出各种花样来:搬块石头,一人坐上面、一人推着跑,就是最原始的“雪橇”模型;铺着厚厚的雪的冰面,嫣然成了天然画板,“艺术家们”随意在上面创作自己的作品。
村子里的孩子,可活动的范围其实很小,十几里地外的县城已经是“很远”的地方了。在孩子们的眼中,一片小树林、一次短途“探险”、甚至一片泥潭,足以给他们带来无限回忆。长大后,去过很多地方,领略了不少名胜古迹,最怀念的,还是儿时的记忆。
2
儿子小时候,为避免他长时间看电视,我总是尽量带他到外面活动。院里的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足迹。小广场,一带是他和小伙伴们踩着滑板车相互追逐的必然去处,大家你追我赶、好不热闹,有时兴致来了,几个小家伙还会组队比赛。经过几年的磨炼,一个个都是“滑板高手”,多年后必将是他们童年最回味无穷的记忆。
有一次,儿子在一处平房后面发现了“新大陆”:他追着一群鸡,穿过一片人家开垦出来的荒地,里面是一片空地,有一些小树,更多的是杂草。在鸡的带领下,绕着范围不大的一块地方兜了好几圈,儿子对此乐此不疲。
因为自己带着他,去哪里都将他“随身携带”。除了在院里活动,菜市场自然是去的最多的地方,儿子得以在很小就见识到菜市场的繁忙景象。一些熟悉的店家,也都对这个帅气、结实、又有点害羞的小伙子印象深刻。
周末,每次问起儿子想去哪玩儿时,他提的最多的是游乐场。从穿着纸尿裤初次体验游乐场后,每次去,都能玩的乐不思蜀。游乐园是孩子童年不可替代的回忆。
儿子幼儿园门口是一片空地,一边做停车场,另一边是一块摆放着健身器材的地方,再远处,是一片树林。下午接孩子时,这里总能汇聚很多孩子,每个孩子也总能找到自己熟悉的玩伴。有段时间,看儿子和小伙伴在树林中穿梭,我曾试着从他们的视角来感受他们的感受:那是一片充满魔力的神秘之地,是完全属于孩子们的天地,我满心欢喜,看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探秘、寻宝。
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新奇的。有幸在陪孩子的过程,重新体验童真的喜悦,也是我不可多得的财富。
好奇心很珍贵,要好好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