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讨好别人,而是善待自己。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为此,我们常常会委屈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去讨好别人。
可是,越是讨好,别人越是无视;越是不懂拒绝,生活越是辛苦。
毕淑敏说:“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別人喜欢而存在的 。”
一生很短,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笑林广记》中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富人对穷人说:“我特别有钱,你为什么不奉承我?”
穷人说:“你有再多的钱,跟我没关系,我为什么要奉承你?”
富人有点不甘心,说:“如果我把钱分一半给你,你就奉承我,怎么样?”
穷人回答:“既然我们有一样的钱,应该平起平坐,为什么我还要奉承你呢?”
富人一听急了,就说:“那我把钱全部给你,难道你还不奉承我?”
穷人听了之后笑了:“按照你的逻辑,我有钱,你没钱,那应该是你奉承我才对。”
尽管穷人没钱,但他不刻意讨好富人以求利。
最好的样子,就是无需卑躬屈膝,坦诚直率。
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怎么与人相处;
别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怎么对待他们。
费力去讨好的关系,终究是不牢固的。只有双向奔赴,付出才有意义。
越讨好别人,自己越辛苦
蒋方舟曾说:
“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意讨好的样子。”
卑微的讨好,只会换来别人的不珍惜。
高尔基说:“对人要好,但不要讨好。”
总把别人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的讨好,换不来回报,只会害苦了自己。
要做好人,但不要做“老好人”。
习惯性地迎合别人,别人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人际关系的维护,关键是要尊重自己。
只有你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意见。
对于不合理的请求,敢于拒绝,活着才不累。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有人说,最大的心累,莫过于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们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没必要活成所有人都喜欢的样子。
总是向外寻求别人的认同,去讨好迎合,容易忽略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因此,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做自己,从有主见开始。
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拒绝随波逐流,坚持最初的梦想,做最真实的自己,如此,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做自己,从敢于说“不”开始。
“生活或许可以把你击倒,却不能阻止你满面尘土、遍体鳞伤地站起来。”
学会拒绝,是一个人开始做自己的必经之路。
学会拒绝他人,不管是用柔和、温婉的方式,还是以一种果决、爆裂的方式,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你从内心里,树立起“自己捍卫自己”的意识,让别人不敢再放肆地逾越彼此之间应有的“边界感”。
做自己,从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起。
"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即使生活跌落谷底,也能从容面对,波澜不惊。"
做自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有本事赚钱,有能力承担各种风险,有宽广的胸怀去面对人生种种挫折,还有兴趣爱好,可以让自己的身心都到放松。这些,都是做自己的必备条件。
当一个人开始做自己,世界就在眼前。
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做好自己,美好生活也会随之而来。
一味地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不是维护关系最好的方式,而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总有一天,这段失衡的关系会被摧毁。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讨好别人,而是善待自己。
心理学家荣格说: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中;那把后半辈子还给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不讨好别人,你会活得更轻松;
不委屈自己,你会活得更快乐;
果断拒绝不想要的,才能赢得自己想要的。
与其费尽心思去讨好别人,不如在有限的时间里修行自己,活出自我的风采。
愿我们都能在人际关系中学会断舍离,愿所有的善良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