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这么高兴?”社区主任走进厨房,看到陈婶哼着彩调,喜形于色。
“确定了,芳芳今年回家过年,还说要带她男朋友一起回来呢。”陈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主任。
“这可难得了,今年春节你不要值班了,好好陪女儿吧。”主任提醒陈婶。
三年了,陈婶终于等到女儿作了一个令她称心如意的决定。
陈婶的老伴是一名传染病科的医生,2003年抗击“非典”时牺牲了。陈婶与女儿相依为命,既当妈又当爹把女儿拉扯大。可当年高考女儿选择学医,并且还是传染病学专业。对此,陈婶竭力反对,她不愿意女儿走父亲的老路。因此母女一直处在热战及冷战中,彼此心里的疙瘩,让她们从此话不投机,芳芳再也没有回过家。
今年女儿终于要回家过年了,陈婶别提多高兴,乐呵呵地准备着女儿最爱吃的荔浦扣肉。
油锅里正炸着芋头和五花肉,当肉里的水分遇上热油时,锅里“噼里啪啦”地响着欢快的声音……
陈婶是老家传统扣肉制作的老把式,今年的扣肉是特意为女儿和未来女婿准备的,所以更得全力以赴:切块、制酱、腌制,然后码砌到海碗里,每一步操作陈婶都用心良苦……
“那啥,今年我还是不回家。”第二天,芳芳在电话里歉意地说。
“别呀,不是说好要回吗?”对女儿的变卦,陈婶既诧异又失落,以为女儿还是不肯原谅她。
“别多想。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很快,广西马上要启动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医院所有人员停止休假。”芳芳解释道。
“你看,麻烦来了吧,喊你当年别学医偏不听!”陈婶心里咯噔了一下,顺嘴埋怨起女儿来,17年前失去老伴的锥心之痛再次涌了上来。
“现在的条件比我爸那时好太多了,放心吧没事的。”听到陈婶一惯以来的抱怨和担心,这次芳芳非旦不与母亲争吵,反而安慰起她来。
“唉!以为你回,我都做好了扣肉。”陈婶遗憾地说。
“那留给我呗,我一定回来。”芳芳馋着嘴说。
“好吧,有空向家里报报平安。”陈婶无奈的应道。
从此,陈婶关注起疫情,全国的、广西的及身边的,尽管每天新闻如潮水般涌来,但她都不厌其烦,生怕遗漏了什么重要信息。当看到疫情日趋严重,特别是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牺牲的新闻时,陈婶感觉这些消息就像一颗颗子弹,无情地射向她也射向女儿。陈婶每天就在这枪林弹雨中煎熬着,直到女儿来了电话,才会缓过神来。她也总是告诉女儿说自己身体好,不用挂心云云。
然而,陈婶最揪心的是打不通女儿电话的时候。每当如此,各种可怕在脑海里闪现着,让她在心里千百遍地咒骂着这该死的新冠病毒,怨自己当年没能阻止女儿的选择。而当女儿回电安好时,她又才如释重负。嗨,可怜天下父母心!
“帮我留好扣肉,呆在家别乱跑,等我回家。”
“放心吧有你吃的。你也别逞能,好好呆在医院里。”
一碗扣肉成为近来母女无话可说时最走心的话题、熟络情感的纽带。
每天的平安电话,拉近了母女两人的距离,也融洽了两人的关系,疫情越紧张,两人聊得越深情。正如仓央嘉措所说:人生除了生死,哪一件都是小事。
一天,南宁市邕武医院,即广西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的“小汤山”医院迎来了一批外地新冠肺炎病例。医护人员立马又一次开动了起来:登记信息、安排床位、检查病情,隔离病区里一片繁忙…… 医护人员从头到脚全副武装,严实而几乎一个模样,但他们在脾气急躁又情绪低落的病人眼里,是最可爱的英雄,这些救命的蒙面天使比自己的亲人还亲,只可惜彼此素未谋面。
突然,忙碌中,一位医护人员和病号在喧哗中相互凝视着……大家很纳闷:这新病号盯着素不相识的医生干嘛呢?
不多久,凝视的双方激动地把手拉在了一起大喊了出来:
“芳芳!”
“妈!”
原来陈婶认出了藏在防护装备里的女儿,女儿发现了口罩后面的陈婶。
昨天,母女还天各一方互致安好,今天,两人却在此突兀邂逅,这既是久别重逢,又可能是生离死别。此时此刻,两人情不自禁地相拥而泣,莫名的心痛和激动让泪水模糊了眼睛。
“妈,我错了。”芳芳在为自己隐瞒上前线,没有照顾好母亲而道歉。
“女儿,妈也不对。”陈婶也似乎在为隐瞒病情,更不该阻止女儿学医而自责。
原来,随着疫情防控的需要,芳芳早已报名前往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的邕武医院,来到了广西战疫的最前线。为了不让陈婶担心,芳芳谎称自己一直在原医院上班。而陈婶为了不让女儿分心工作,从疑似开始到确诊,对自己的病情守口如瓶,也让社区的同事替自己保密。
虽然多年未见面,今天望着芳芳的身形,听到芳芳的声音,陈婶依然认出了女儿。都说母女连心,看来不假!
陈婶小心翼翼地从行李箱捧出了一碗扣肉,递给女儿说:“一直放在冰箱,没法捎给你。这次我到南宁,本想让认识你的同事转交你。现在好了,你拿着。”
芳芳一边接着扣肉,一边又深拥呆母亲 ……
十多天后,母女牵手走出了医院,两人多年的隔阂在经历了生死之后,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