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读书三本:
1,《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
2,《死屋》【英 】丹尼尔·比尔
3,《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1,《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
正如题目所说的,文章本身写的也很好玩的。
《故乡的食物 》里"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汪老的童趣很多 ,'一笔虎 '也是因为玩乐印象更深吧。
《端午的鸭蛋》里提到随园食单,“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这个真的戳中我,还真的是有这个不喜欢蛋白、只是吃黄的习惯。
我的小说注文中所说的“极清香”,很不具体。嗅觉和味觉是很难比方,无法具体的。昔人以为荔枝味似软枣,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这是实话,并非故作玄言。——汪老特意解释“清香”,是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这个意境很美了。
《葵·薤》一文汪老的用心再一次讲明白,很中肯。“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肉食者不鄙》里面写“华山南路吉庆祥的火腿月饼,全国第一。一个重旧秤四两,名曰'四两砣'。吉庆祥还在,而且有了分号,所制四两砣不减当年。”——这个云腿月饼我吃过,可以网购,很好吃。吃的时候可以先微波或者烤箱微微加热,它的香气就飘出来了。
“你敢不敢喝豆汁儿?”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这方显真本色,汪老是真性情吃货。
《豆腐》这篇比较全的介绍了豆制品,规整了很多各地的做法叫法:
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这是豆腐么?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为豆腐脑。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东北叫干豆腐。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作皮子。
……
烧豆腐里的翘楚,是麻婆豆腐。相传有陈婆婆,脸上有几粒麻子,在乡场上摆一个饭摊,挑油的脚夫路过,常到她的饭摊上吃饭,陈婆婆把油桶底下剩的油刮下来,给他们烧豆腐。后来大人先生也特意来吃她烧的豆腐。于是麻婆豆腐名闻遐迩。陈麻婆是个值得纪念的人物,中国烹饪史上应为她大书一笔,因为麻婆豆腐确实很好吃。做麻婆豆腐的要领是:一要油多。二要用牛肉末。我曾做过多次麻婆豆腐,都不是那个味儿,后来才知道我用的是瘦猪肉末。牛肉末不能用猪肉末代替。三是要用郫县豆瓣。豆瓣须剁碎。四是要用文火,俟汤汁渐渐收入豆腐,才起锅。五是起锅时要撒一层川花椒末。一定得用川花椒,即名为“大红袍”者。用山西、河北花椒,味道即差。六是盛出就吃。如果正在喝酒说话,应该把说话的嘴腾出来。麻婆豆腐必须是:麻、辣、烫。———以上就有种破案的感觉。怪不得以前吃麻婆豆腐没有太惊艳,哪怕是在川地旅行。做法上,一个是麻婆豆腐要用牛肉末,两者差别很大,而牛肉末平时少用过,很多人误用猪肉末。二个是要用川花椒,即大红袍。见过四川的花椒,红椒与绿椒,似乎江油产的更好。这个用起来,麻辣味儿就正了。郫县豆瓣也是必须要用的。
《紫穗槐》一文中,“一早,就上山,带两个干馒头、一块大腌萝卜。顿顿吃大腌萝卜,这不是个事。已经是秋天了,山上的酸枣熟了,我们摘酸枣吃。草里有蝈蝈,烧蝈蝈吃!蝈蝈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一会儿就能捉半土筐。点一把火,把蝈蝈往火里一倒,劈劈剥剥,熟了。咬一口大腌萝卜,嚼半个烧蝈蝈,就馒头,香啊。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这真的馋人,还烤蝈蝈,多少年没见过蝈蝈了。其实这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心态很闪亮。
《泡茶馆》里面也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描写:
“茶馆的墙壁上张贴、涂抹得乱七八糟。但我却于西墙上发现了一首诗,一首真正的诗:
记得旧时好,
跟随爹爹去吃茶。
门前磨螺壳,
巷口弄泥沙。
”
还有,汪老对于亲情与成长的分别看得很清楚:“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多年父子成兄弟》
关于这本书,其实不太知道怎么写笔记。汪老的书看过一些,然后再看的话,又有了新的收获(主要是吃的方面),感谢本月值日生马靓靓的推荐。高邮的咸鸭蛋,哈哈哈,是汪曾祺一个典型的文学符号了。回看汪老这一本书,一辈子的诸多经历,可能很多人都有,但是喜欢的是他这样不疾不徐,悠悠闲谈中道出的恬然自得之态。常常听人说,人要做两件事,一件是有意义的事,一件是有意思的事。有意义让生命不是碌碌无为也有一定深度,有意思也是让悠长岁月会不那么枯燥,也在从小的幻想是世界万千的年纪就可以每天都在体会无穷乐趣中度过,那么一辈子都可以是礼物,不管身处何地,受到何种坎坷孤单委屈不如意,都能对时间内的自己真实生活,也就不那么在意不如意,更多的寻找乐趣,让自己的心也完整也生动。
附:总结了一下《豆腐 》一文里,
吃过:豆腐干,千张百叶 ,豆腐皮,小葱拌豆腐,松花蛋拌豆腐,高邮咸蛋,虎皮豆腐,文思和尚豆腐(一家素菜馆),麻婆豆腐,小炒豆腐 ,砂锅鱼头豆腐(很巧,某贵坐标地的特产,有机会大家找我我带你吃,汤超美 ),老豆腐,豆花(提一句某一年入川在峨眉山2000多米山上有卖豆花的,热腾腾一碗加辣子,出了一身汗立马解了一身的寒),,豆腐脑,香干(茶干),干丝(煮干丝,烫干丝),臭豆腐,霉豆腐,豆腐乳(北派、浙派、川派,桂派 ),百叶(烧肉,千张包 )
没吃过:豆腐片,咸鸭蛋拌豆腐,番茄豆腐,雪花豆腐,腐乳肉,炸响铃,炖酥腰加豆腐皮。
想吃的(吃过但发现味儿不太正宗的):香椿拌豆腐,虎皮豆腐(跟王刚学这做的 ,发现还是应该跟汪老学 ),麻婆豆腐(正宗的写的明明白白的六点,红得发紫的大红袍见过才知道自己之前用的不对,嗯,错一点不是那个味儿),汪豆腐。
问题:你吃过的难忘的食物有哪些?什么原因(经历)而难忘?(自己排行榜前五名的那种)
这个月因为跨年追女神元旦追安溥让自己耗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是累着也是快乐着的,有意义的。比如有人如果问我,你2020年听的第一首歌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讲出来,因为我是在演唱会上过的零点。当然,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度过方式,真的活得自己喜欢的样子就是幸福。 2020年希望读书会的小伙伴们可以更多的收获读书的快乐,更多分享与快乐。真实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