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话题总是常讲不衰的,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夫妻关系,对了还有跟第三者的关系,还有情感问题,教育问题,伦理问题,当然也离不开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正常点儿讲也应该结了婚,夫妻双方经济使用出现分歧,或者婚姻结束财产分割,这都可以理解,但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还未步入婚姻殿堂,便产生了经济问题,财产分割,挺新鲜的。
01
不要怀疑,这就是一对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小夫妻”(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有结果,暂时如此称呼吧)婚前的一段对话,大致内容是:他们在筹备婚礼,但男友提出房产证上不可以写女方的名字,于是冷静的她提出一系列婚前要求:首先,既然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那房贷肯定要男方自己承担的;第二,结婚之后呢,女方只负责出50%生活开销;第三,坚决拒绝做全职太太,她要努力打拼,不仅为证明自己的能力,当然也为了生计;第四,既然都要工作,那么家里的洗衣、做饭、家务活……所有的家庭琐事要平均分配;最重要的一条,女方婚后还要努力赡养自己爸妈,所以,没有精力照顾对方父母,说得直白点,女方不照顾男方父母。当然,女方也明确提出,为此她也不要彩礼。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听了上面一番言论不仅唏嘘不止。其实也不免崇拜这位的清晰的思路,这哪像与男友在交流观点,分明出具了一份条理清晰的合同嘛。甲方与乙方合伙过日子婚后生活互不干扰,家中生活AA制包括赡养老人也要AA制。原来婚姻还可以这样啊!
其实,还真好奇这两个奇葩有没有走到一起,也好奇他们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要结婚了。
抑或是他们根本就不清楚婚姻的基本意义,在这里稍微普及一下——婚姻,泛指男女之间的结合,一方到另一方家落户成亲,形成人际间亲属关系的社会结合或法律约束。虽然结婚的原因很多,如法律、社会、情感、经济、精神和信仰的需要。但通常,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和根据。双方家长称“亲家”或“姻亲”。
如此看来,无论如何,婚姻都与双方家庭脱离不了干系,结婚之后的彼此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亲属关系”。那就需要走进婚姻生活的人们,既要尊重婚姻,也要珍惜婚姻。其实看了今天的新闻不面对现在好多人的婚姻观有些担忧。
02
我生活在一个四线城市,生活节奏不是很快,但每天依旧很忙碌。虽不比发达地区的发展程度,但现代化气息还是很浓郁的,尤其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那还是相当前卫的。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婚姻观比较随意,比如吧,就在我身边的“大龄圣女”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呢,无非是从一开始,条件太高,没有合适的,到后来呢,就高不成地不就了。又不想将就人生,那就单着呗。而父母呢,基本上都已经接受现实,不再着急了。细想以上新闻中女孩会不会被剩下来呢?另一类呢,就是婚姻自由观,我的婚姻我做主,不顾一切嫁给了自己选择的婚姻对象。结婚后才发现,过日子并不只靠花言巧语,还得身体力行,看到游手好闲的老公,恨铁不成钢,怎么办?有了孩子的,有责任心的,为了孩子将就着过日子;没有责任心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离了先。孩子“寄”给家中的父母,自己依旧潇洒单身贵族。更有甚者,夫妻都拒绝要孩子,孩子仍给爷爷奶奶,一走了之。在我们家附近的一所寄宿制学校,我做过一项调查,一个班级有50多个孩子,单亲家庭的竟有接近十几个。有一个高二的女孩,父母离异,判给父亲,之后呢,父母相继再婚,结果父亲拒绝支付孩子的生活费,没办法,女孩又找到母亲,现在是继父在支撑他上学。孩子每日都会很苦恼生活费的来源……
我分析了一下,这些离异家庭的特点,基本上属于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而结婚年龄又比较小,最关键的是缺少责任心,无论是对婚姻,对父母,对家庭还是对孩子。责任应该是婚姻得以维系先决条件。
所以我要说的是,既然想选择婚姻就要做好十足的准备,要知道婚姻不是“搭伙”过日子,不是“儿戏”,而是责任,如果你还没有想好怎样对这段婚姻负责,那奉劝你一句,请不要走进婚姻,为了那些爱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