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会写第九期”学习心得
在2021年11月15日到25日参加了为期十天的能说会写培训,我收获颇多。从知识方面来说,既有多位名家教授讲述人际沟通和公文写作格式等,又有优秀干部分享实用的办公技巧;从社交方面来说,既有和工作多年的办公室主任“谈笑风生”,聆听过来人的宝贵意见,也有同年轻干部欢声笑语,和来自众多不同地域不同单位的办公室打工仔一起交流,拓宽了视野,交流了信息;在生活调味方面,由于所在的乡镇这段时间在加班加点的整理完善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相关资料,连续多个星期都处于加班中,精神和身体都比较疲惫,虽然来榆林参加培训需要学习,但换了个环境,没有了考核压力,整个人的精神和活力也都恢复了许多。
培训中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去的第一天在女子民兵治沙连参加野外拓展活动,大家换了军装,一起玩游戏,做活动,成为一个小队,为完成一个目标而努力,在最后结束大家换了衣服之后,忽倏发现大家瞬间就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再没有一个团队的感觉,这种从某一个集体成员到一个特异独立的个体的转变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虽然大家外貌、装饰、站姿以及体态都千差万别,但内部却装着同样的东西——积极向上、热心负责的品格。
印象深刻的第二件事情是岳海翔老师的授课,在未上课前,认为公文写作格式这个课题谁来讲都不会讲出“花”来,但岳海翔老师却用庞大的公文知识案例储备,丰富的讲学经验,全程没有任何低潮,让我对授课这件事情完全改观,在对一个领域浸淫多年之后,一个看似枯燥的课题居然能讲的这么好,说来惭愧,岳老师讲授的公文写作格式标准没记住多少,格式这个东西下来可以查阅相关标准在实践中学习完善,但能有机会聆听这种大家的亲自授课真的是不枉此行。
印象深的第三件是最后的结业典礼上老师的深情演讲。老师的声音浑厚,语言流畅,各种引经据典抒发对这片黄土地的热爱,其中榆林在古代文人评价的“地瘠人贫”与当下陕西“第二极”的强力反差让我心潮澎湃。以前读了不少书能让我热血上头,泪满眼眶,如平凡的世界中少安最后选择回到矿上,回到平凡的社会时;以前也听过一些宏伟感人的演讲,如张桂梅老师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的报告会;但结业典礼上老师的演讲却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我从他的演讲里真的感受到他对着榆林这片土地充满着热爱,他在深入了解榆林不足后依然爱着它。我是榆林府谷人,在看到老师毫不遮掩的抒发自己对榆林的深沉热爱后,我也心向往之。
私以为榆林这片土地确实贫瘠,虽然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的发现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的GDP,但发展理念、管理理念、消费理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念都还未充分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来说就是历史上物质的贫穷带来精神上的匮乏,而爆炸式的物质增长却造成了精神发展极大的落后于物质的发展,但听了老师的深情演讲让我坚信给榆林一点时间,这片逐渐绿化的“荒漠”会迎来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满,这里的人民会朝着人的全面发展一步一步的坚定的迈进,就像基辛格说过中国强大的原因在于“它总是被一群很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有着像老师这样一批深爱着榆林的人,榆林的发展不会差。这也让我回想起在宿舍准备考公时和舍友讨论的那个话题,“努力学习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还是“努力学习是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当时的朦胧情感在老师演讲中似乎更加坚定,希望在外边求学中涨的见识,学的知识能够让我这个回到家乡的人给这片黄土地带来一点帮助,让它变得更好。
学知识,交朋友,坚定信念,这次培训真的收获蛮多,感谢班主任、助教以及教官的辛苦付出,感谢团队中的小伙伴精心准备活动让我可以偷闲。
山高路远,咱们顶峰见。
2021年11月30日晚于三道沟镇办公室
榆林的发展要靠心系榆林的人来推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
- 1.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 2.经验和利益的偶然结合,往往会向人们揭示...
- 下面选了最近十年里,十位名人所做的毕业演讲。那么多的故事与经历,其实只想告诉你一件事: 面对迷茫和不确定的未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