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文意解释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后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本章是《中庸》的开篇第一章,是整个《中庸》提纲挈领之文章,是整个中庸思想的根本,要读懂《中庸》并深刻理解后续各章真精神,首先要读懂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整个《中庸》开篇第一句,是作者对世界认识的概括性阐述。市面上,对于这一句的解读多为“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本性,顺着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人们培养并遵守道叫做教化”之类的玩意。乍一看之,好像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品之,就会发现这么解读,存在巨大的偏差。《中庸》作为四书之一,被先贤往圣所推崇,尤其是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摘出列入四书。朱熹始终秉承“存天理灭人欲”儒家思想,却把一部推崇人的个性化要求的文章列为经典,明显与朱熹的一贯主张相悖。同时从文义上来说,按照上面译法,可以理解为《中庸》告诉你上天赋予你的本性,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本性,你都要去遵循,这样就能成为中庸的典范,这显然是十分不合理的。古文多无标点,所有断句都是后人加上去的,而这一句应该断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译为上天赋予,“之”代指“…的”。文言文经常会省略宾语,用“之”来代替。市面上一般的解释,都是解释为“上天赋予的本性”,但如果只局限在本性上面,这个“天命”就太局限了。《中庸》本质上是一门哲学著作,主要阐述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世界包罗万象本质复杂,按照市面上的仅理解为人的本性,显得过于局限,顶多算的上一本心理学书籍。这个“之”后面省略的,可以理解为物质和精神集合的一切。这个一切包含万事万物,包含虚实精微的一切。这个一切,就是一切的“有”,就是一切的“有位次”。天命之,就是上天赋予的,一切“有位次”的存在,包括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你的身体、你的性格、你的出身一切你能想到的上天赋予的一切。“谓之性”译为就叫做性。
开篇作者为世界的“有位次”下了一个定义,叫做性。然后进一步对这“有位次”进行了说明。“率性之,谓道”,“率”,译为统领、支配的意思。前面说过如果按照市面上将“率”译为遵循,整个开篇第一句就成了个性宣言。看见率性就直译率性,没有站在立志成为圣贤的高度,看待《中庸》。这和禅宗将修心悟道的几重境界类似,“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读《中庸》就见“中和庸”,那就也只能是庸俗的状态。开篇第一句,三个排比,“之”全部是代指“…的”。这个“之”代指的是,能够统领支配这个“有位次”的万事万物的,就是这个“无位次”的玩意,我们把他叫做“道”。很多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总是认为儒和道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儒家积极入世,道家消极避世。实际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本质逻辑没有分别,这从《中庸》这一句“率性之,谓道”就能够反应出来。《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无名万物之始”的阐述,与“率性之,谓道”的阐述,异曲同工如出一辙。道家和儒家都认为,支配世界运行的,有一个无法言说的本质规律,这个本质规律统领着这个世界“有位次”的一切,老子姑且为其名为“道”。相对于世界“有位次”的一切,这个道就是“无位次”的。“率性之,谓道”就是统领、支配这个“有位次”的一切的,我们称之为“无位次”的道。
“修道之,谓教”,理解了排比句中的前两个短句,这第三个句子,就很好理解了。“修”译为修行,“之”代之“…的方法”,译为修行道的方法,或者遵循道的方法。“教”译为教化。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中庸,就是用遵循道这个“无位次”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这一切“有位次”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开篇的这第一句话,整体译为:上天赋予世间一切事物的,一切“有位次”的存在,我们把它叫做“性”。统领支配这些“有位次”的一切“性”的客观规律,可以称之为“道”,“道”是统领万事万物的本质规律。遵循道的指引,修行和调整自身的特性做到中庸的过程,就称之为教化。开篇的第一句,明确描述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是“有位次”的一切,通过“无位次”的规律支配,而要使世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界,就需要按照“中庸”的方法,来自身修行和教化民众。
有了第一句的铺垫,大部分人已经能够站在往圣先贤的高度来理解《中庸》的思想。《中庸》是教导人们成君子、成圣人的圣学,其思想是站在整个世界“有位次”的高度,来向人们说明成为圣人的方法。不管后面的方法是否真正能够帮助人们成圣成贤,但这个高度必须有。先要有“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追求,才能最终悟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真谛。“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前面已经解释过,这里不再多说。“也者”,语气词,表示提示。提示的是什么呢?提示“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道是支配者一切“有位次”的本质规律,因此一刻也不能离开,想离经叛道是不可能的,因为道支配所有,能够离开的就不是真正的道。这句话的哲学思想反映出道是支配“有位次”的全体集合的终极规律,没有任何事物、现象、实体或者虚的精神,能逃离道的支配,同时也反映出所有的“有位次”的现象,都是道的真实反映,都是道的全息投影。中庸为道,反中庸亦为道。中庸是自发的将太极归为无极,而反中庸是被动的将太极归为无极。不管中庸与否,最终都要归为无极,归于这个“无位次”的道。那么中庸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这个在后面再详细的解释。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多数都将这句解释为“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克制住。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欲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这么一解释,君子就好像敌后隐蔽战线的从业人员,要无时无刻的警惕敌对分子发现。要么君子就是个瘾君子,要无时无刻克制自己的情欲…。第一章前面几句,已经阐述了道的地位,以及可离非道也的思想。由此及彼,道统领一切,因此(是故),君子要警惕(戒)和谨慎(慎)。“乎”语气词,无实意。君子要警惕和谨慎的是“其所不睹”,“睹”译为看见,“不睹”就是没有看见的,或者没有发现的。“不睹”后面省略宾语。“不睹”的什么呢?对应的是其后的“莫见乎隐”,“不睹”的就是隐藏起来的,君子没有发现的隐藏在事物背后的道。就像前面“道也者”的提示那样,君子要时刻警惕和谨慎,其没有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道。因为道是无处不在的,在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时,就很难做到中庸,中庸以最优的方式归于虚无,而不能做到中庸,就要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归于虚无。因此君子要时刻的警惕和谨慎,还有隐藏的道没有认识到。“恐惧乎其所不闻”,恐惧译为忧虑、担忧,呼应其后的“莫显乎微”。同样的,君子因为还有很多不知晓的在细微之处的道,感到忧虑和担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见到的是隐藏起来的,没有显现的是存在于细微之处的,因此君子要时刻对道秉承敬意。“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君子无时无刻不以中庸的思想要求自身。而者“慎其独”的法门,就是中庸,就是教化,用中庸的思想教化自身,用中庸的思想教化民众。至此,由世界是什么,世界遵循什么规则最终引出了中庸思想,并通过君子戒慎与恐惧,体现了道的无处不在,以及修道的重要性,在第一章第二部分,则进一步着重阐述了什么是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喜怒哀乐等情绪未生发的状态,就叫做“中”。但是千百年来有几人能真正的参透这个“中”的真正内涵,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中。前面我们说过,中庸为道,反中庸亦为道。中庸是自发的将太极归为无极,而反中庸是被动的将太极归为无极。不管中庸与否,最终都要归为无极,归于这个“无位次”的道。要想说明“中”为什么重要,就要从这个世界的构造模型说起,按照《易经》、《道德经》等古代中国经典描述,世界的基本构造是递归的形式的,递归的相反方向就是无限细分。可以理解为“道”是虚无的、无位次的本质规律,一切的有位次产生于虚无的无位次的道,这个就是无极生太极的思想。这个思想证明的逻辑推理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悖论问题。时间和空间是有位次产生的基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属于有位次的范畴,可能仅仅是有位次的冰山一角,这个有位次中的三维世界概念建立的重要基础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我们在此假设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是真实的,空间就是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的一把尺子,而时间就是三维空间在过去和现在维度的一个刻度。既然有时间就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谈空间就有里面和外面。以时间为例只有存在时间的度量,过去、现在和未来才有意义,但是这个意义又是时间存在的悖论,如果有时间就有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过去的过去又是什么?过去的过去和单纯的过去之间是否是同一个过去,过去有没有一个开始?如果没有开始,那么过去以及过去的过去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和基础,如果有开始,那么时间开始之前的时间又是什么时间?不论从这正反两方面如何的来看,时间的存在本身都是一个悖论。所以时间的过去和未来一定是一片虚无或混沌的。空间也一样,空间的外面是什么?是空间?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有没有尽头?反面看没有尽头,没有尽头的空间又怎么称得上是空间。正面看有尽头,那么尽头之外的空间又是什么空间,这个空间又存在于哪里?显然从正反两方面看,空间概念也是人类自创的悖论,空间在足够大的概念范围内是一个假象。人类认为的空间,显然也只能存在虚空或混沌之中。世界本身是同构的,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例如科学研究经常讨论的,细胞与宇宙的结构就存在极大的相似,就是这个同构的表现。这就是无极生太极的逻辑推理,当然这个逻辑推理是在无限大和无限久的时空范围内的推理,对于人类甚至宇宙范围概念的当下,并不影响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使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递归,首先说明的无限细分的产生。无极生太极后,就脱离无位次无法描述的状态,来到了有位次的客观存在。可以理解太极就是一的状态,万物一体,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一而二的过程,就是《道德经》中第二篇所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因为一体的一,产生的正反两个方面,产生了阴阳,正反两个方面矛盾对立统一,相互作用就产生了世间万物。这个其实不用我去证明,中学政治课程大家都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矛盾。矛盾的对立统一产生了万事万物,因此二生万物。当然万物是有层级的,这就又产生了层级的理论。万物细分的相反就是递归,一而二,二而万物是细分,万物归一就是递归,不过是细分的相反方向,理解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找到矛盾背后的因果关系,将二崩塌为一可以理解为递归。可以说矛盾对立统一产生细分,细分因为因果关系才能递归。递归和细分是从一个虚无到另一个虚无的过程,递归的尽头归于道的大无外,道本身就是虚无,细分的尽头是无穷无尽的小无内,一种无穷无尽的虚无。二者之间是无数个层级组成,每一个层级的结构与小无内大无外的整体结构一致,本层级看上一层级肯定是虚无的,本层级内有限范围内又是确定的,这又和时间、空间的悖论是一致的,有限尺度的子集范围内时间和空间是确定的,无限尺度的全集范围内就是混沌的。
为了解释中庸的重要性,上面把我近些年思考的一些基础模型简单介绍一下,有缘者得之,有想法尤其是不同意见的,真心希望能够留下你的宝贵意见,这个是标题中提及悟与证的意思,希望大家的交流能够更好的证。站在道的尺度上看,全集和子集并无意义,但单纯的谈道谈虚无,本身谈就没有了意义,因此“不可说一说就错”。所以既然要谈就是在有位次的层级来谈。中国古代哲学倡导的就是全集的思想,通过悟和体会全集然后去证,而西方哲学或者科学倡导的就是子集的思想,无限的试验先去验和“证”,然后再去接近悟。不能说哪种思想更好,西方的方法就是倡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走了再看路。东方的思想则是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看路是为了更好的走路。两种方式类似禅宗悟道的两种方式,“明则诚”和“诚则明”。时间有限,这里就不再拓展了,再拓展就无限细分了。中庸是教导君子成圣贤的方法,按照东方的思想,就是探求全集的思想。铺垫这么多,应该能够了解,既然是全集就要二而一,就要找准矛盾的因果关系,将矛盾二而一。而阻碍矛盾二而一的因素,主要来自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分别心,就是《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没什么复杂的,理解了上面的逻辑基础,直译就能明白,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和欲望等“有”的范畴,在未生发出之前,称作中。喜怒哀乐等情绪以及欲望,生发出来之后,还能够全部按照中的标准,克制欲望,按照中的状态节制自己的行为,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质,和是天下万事万物修道达到道的状态的标准。达到了中和的状态,天地万物各就其位,都能呈现蓬勃繁育欣欣向荣的良好状态。
至此,中庸第一章分析结束,第一次公开发布,略显仓促。还是希望有缘者能够有一些启发。国学的东西有些人觉得很悬,更有人觉得读了就能带来好运,之前在文章里就反复说过,所谓的开悟必经之路就是要摒弃分别之心,分别心都没有了又何来好坏。这个就也要辩证的看待,对于没有被哲学而哲学的人来看,这可能也只是一种精神胜利法,让你所向披靡的法门就是放下所有需要所向披靡的东西,这可能也是小无内大无外的体现。说了这么多,是想说,想借助《易经》、《道德经》、《论语》等等经典,偷心不死妄想改天换命,甚至像小说里拿到武功秘籍快速逆袭的主角一样的人,可以洗洗睡了。你连生死都参悟不透,何来改天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