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题目误导了
其实要讲的是一个很浅薄的话题
前两天朋友圈有两个人
不约而同地转发了
关于右边这个男人的文章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
因为多重人格被判无罪的嫌疑犯
拥有24个不同人格的“比利”
每一个人格都有一个清晰的描写
比小说创作还人物鲜明
▲
前12种人格
后12种人格
特别让我感兴趣的是最后一个
一个男人分裂出了一个女人性格
然后“她”是个同性恋
还犯下很多强奸案
……
我总是对这类因为人格原因
造成的戏剧化冲突很有兴趣
比如我之前写过一个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
患有重度自恋癖的精神分裂患者
自恋,还分裂
然后就更加理所当然地
自己爱上了自己
还能互动
……
然后我就去知乎上问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分裂出的人格
会幻想自己的外在不同
他们不照镜子吗?”
其实这里就有一个潜台词
他们为什么不能客观认识自己
对此有两个比较有用的解释
①
进入另一个人格模式时
通俗来说他们进入了幻想状态
即使面对镜子,在幻想状态里面
他们也看不到真实的自己
②
即使他们看到镜子时
发现自己跟“自己”长得不像
他会感觉很诧异,但不会因此人格休眠
类似于就算你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也不会马上醒过来
总的来说就是:人家都已经有病了
也不要强求人家客观地认识自己了
然后我又想到一件意见事情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照镜子时
大脑会自动进行脑补
所以镜子中的你大概比真实长相好看30%
上图证明我没有胡说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e313eabfb73873c5c278b4b9fe28c1f7.jpg)
也就是说就算你精神方面没有问题
你也无法通过照镜子
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模样
所以大多人都会遇到一种情况
有时候照镜子觉得自己越看越美
有时候照镜子觉得自己越照越丑
因为心情的好坏会影响你脑补的方向
心情好的时候给自己加分
心情差的时候给自己减分
更多人还会遇到一个情况
就是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e313eabfb73873c5c278b4b9fe28c1f7.jpg)
觉得别人给自己照的照片
和自己长得不像,并且丑很多
徒留你孤单在风中凌乱
“我到底长什么样子”
如果你能走到这一步
我真想感动流涕地告诉你
至少你愿意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了
很多人甚至连这一步都到达不了
就一味地活在自己脑补的幻想当中
就好比
(又要拿这个少女来举例子了)
从水到矿石到金属到玻璃
镜子的演变不断进步清晰
人类作为一个无法避免主观意识的个体
也深刻需求客观认识自己的工具
没想到终于能有一个能够承载
光的反射作用的物体来清晰“自己”
没想到尼玛还逃不过脑补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a3e59eedd0c30b71db2529f656ba5ec4.jpg)
那人到底应该怎样
真实客观地认识自己呢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早就提出了方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镜子”他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物件
它是一个你主观意识的参照物
它可以是反光的金属
可以是沉淀下来的时间
可以是周边相处的人群
所以想到知道自己到底长什么样子
你的眼睛到底大不大
鼻子到底挺不挺
侧面到底美不美
最好还是多听听身边人的评价
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
不过是你希望成为的样子而已
最后
在我讲了这么一大啪啦之后
对于那些还是无法客观认识自己的人
我只想说
别一天到晚犯病自拍了
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