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看历史类书籍的时候,脑海里总不自觉蹦出大文豪莎士比亚的那句话:世界是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可见从本质上而言,人与人之间并无什么不同,大家都是光着屁股出生,舞台上走一遭,最终万千世界归尘土。所谓万折必东,不曾欺我!
但若论舞台上的你握着什么剧本,那可真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模样了。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剧本。是无法直视的黑暗,还是意料之外的光明?是阴沟之中仰望苍穹,还是金銮殿上俯瞰众生?你和我又是哪一只蝴蝶,即将怎样扇动翅膀?你没有答案,我也没有。
美与丑,贫与富,善与恶,在无数个当下,人们看似没得选择,又时时刻刻在做着选择。人与人生而不同,人与人又究竟有何不同?从基因角度出发,连人与大猩猩之间都仅仅有1%的差异,那同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肉体基因差异直接忽略不计应该不算问题。由此可见,严谨的科学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若要继续尝试回答,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异算是值得一说的。生而为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我们经历过的每一分每一秒以及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成就每一个你我。虽说人虽无贵贱之别,思想却的的确确有高低之分。想要让自己在舞台上与众不同,比起奇装异服,武装头脑会是划算的选择。如果现实的境遇与见识无法满足,学会从书籍中找寻思想升级的路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心智,也是极好的。
我们常说,做人要简单。这是好事,简单的人比较容易快乐嘛。但如果我们思想也变得简单,那是容易出问题的。思想,还是宁复杂,不简单的好。何为简单,何为复杂,我们一起来看看——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他从最低到最成熟为我们总结了四个层次的心智模式。
先来看看最低层次的,加德纳称之为“二元对立”,就是我们把世界分成好人和坏人,而好人最终会战胜坏人。想象一个场景,一群人正在看电视,里面的人物高手过招你来我往异常激烈,此时你刚从外面回来,想和大家一起看,是否也会问一句:“这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如果会,那你的心智模式就是典型的二元对立。基本上,五岁的儿童都是这么看世界的。
往前进一步,加德纳称之为“力求公平”的心智模式。这种心智模式承认好人有缺点,坏人也有优点。一个孝顺的儿子可能同时霸凌着弱者;一个在公司严苛辱骂下属的领导,下班后可能同时是一个陪女儿弹钢琴的慈爱父亲。加德纳将“力求公平”称之为“十岁儿童的心智模式”。因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三年级孩童,总能说出“妈妈你很好,但能不能不管我”这样的话来。
比“力求公平”更高级的,是“相对主义”的心智模式。加德纳说,在这种心智模式下,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不同的境遇,不同的选择,不能简单地定性为好或是坏。换句话说,这样的心智模式已经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娃娃,达到这个心智层级问题应该不大。
但还不够,最成熟的心智模式是第四种,加德纳称之为“个人整合”。拥有这种心智模式的人,所有的好和坏都只是相对而言,同时评判好与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一个主张,有一件想完成的事,努力整合各方的利益,最终实现心中的主张,使之变成现实。这个可以借鉴王阳明先生的传世绝学“知行合一”来理解。只是有许多人,尽管不断在学习,心智还是停留在5岁或是10岁。即便在现在,二元对立也是多数人普遍的心智模式。毕竟道理好懂,知行合一好难。
刚才我们说思想,要宁复杂不简单。简单就容易出问题。因为真正的世道是不论好与坏,对与错的。是非与曲直只在彼此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能拿出来讨论。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有一段关于徐阶战胜“人精”严世蕃的描写很精彩,但说实话,徐阶之所以能赢,可不是因为他是个好人,而是因为好人也有利齿。“邪不胜正”、“好人有好报”之流也只在好人有足够智商的情况下发生。否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才更接近生活的常态。
斯科特•菲兹杰拉德说过一句话: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有第一流,自然也有第二流、三流之类的。可见,心智和思维,的确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产生本质的不同。生活很美好,所以做人要简单;生活也很无情,所以思想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