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去参加了一个行业聚会。
很小型的会议,但也算是凑齐了新媒体行业的半壁江山。
有十点读书,新世相,得到,圈外孙圈圈等等。
(算了,还是偷偷说一下吧。因为我用了裙带关系,组局的人是我写作私教课的软文教练)
在听大家分享的过程中,我除了感叹自己离职之后,视野不开阔了之外,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还忍不住默默记录下了聚会中出现的选题和素材...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从大家的聊天中,我更加确定了:
毕业2年内的人,一定要去小公司锻炼!!!
为什么?
听我讲当天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聚会,坐在我旁边的,是「得到」的课程研发,去年从「得到」离职,开始创业。
在大家分享的时候,她一直在做笔记,悉心提问,特别认真。
我很佩服这种认真的做事态度,觉得「得到」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但在后面的交流中,她说:
「得到」是非常好,但是它过于好了。
这位妹子刚毕业就去了「得到」,被安排做课程。
只需要协助老师把课程录制出来就好了,不用担心要引流,不用担心去哪里找老师,所有的资源「得到」已经准备了最好的。
用一个比喻来讲,在「得到」工作的那段时间,她就像一朵温室里的小花。
阳光,水源,土壤,各种充足。「得到」会确保她长得很正规,不会经过任何风吹雨打。
这种成长方式看起来很舒适,也能锻炼足够的专业度,但其实并不适合刚进入职场的人。
因为妹子后面说了一句话:
今天听大家交流,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井底之蛙,你们在聊数据,聊活动,而我什么都不懂,我只知道怎么录课。
突然就有了焦虑感,觉得自己还有太多东西没接触过。
以上,就是我建议大家毕业2年内,去小公司工作的第一个原因。
在大公司,它要确保的,是公司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它已经很清楚把什么样的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做什么样的操作最安全。
所以,那个位置上的人,不需要分心去关心其它。
但一个人想快速成长,万万不能找一个“被保护的环境”。
这时候,选择小公司就是一个捷径。
我们有些人可能会讨厌小公司做事没有正规的流程。
但为什么刚入职场就非要把自己流程化呢?
只有当公司给予你充足的犯错空间,要求你以创业的姿态来工作时,你才能在不断犯错中,真正精进自己。
人类学习的特质,就是在错误中才能获得进步。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有句话说:
如果这份工作里,有你特别不喜欢的东西,那千万别去,因为你一定会离职。
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4年多了,也越来越发现,一份可以‘被兴趣驱动’的工作,才是最长久的。
但今天,我还要在“兴趣”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个词 – “天赋”
天赋不是说,你天生就会做什么;
而是在同样的条件和情况下,你能比别人学得更快,做得更好。
做着自己感兴趣和天赋的工作,你才更容易找到成就感。
可是,怎么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呢?
把初入职场前2年的时间抽出来,去试。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东京大学通识课程》,里面讲到:
中国和日本的教育,是存在问题的。
尤其是在上大学之前就让学生选择专业。
这个时候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各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对以后的发展毫无概念。
但美国不一样,美国的高中就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他们的孩子经过高中的实践,能够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方向。
这个思维放在找工作中同样适用。
不要想着一毕业就能找到一份让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这不现实。
我们普通人都需要走一点弯路,去探索自己的喜好。
如果你实在搞不清楚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可以痛快点,直接去小公司报道,因为大部分小公司会把1个人当8个人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成本,找到自己最感兴趣且有天赋的方向。
把找工作当成投资来做。
不要去想,你适合什么,而是要思考,什么适合现阶段的你。
2017年,我在一家新媒体内容公司工作,遇到了一个工作上的好友。
她从2016年年底开始做自由职业,2017年6月加入我们公司。
但干了一个月,就和后来的我一样,跟领导闹矛盾离职了。
记得当时,我听到她要走的消息,感到特别不安。可在她脸上,透露出来的却是满足和轻松。
以前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人离职可以那么波澜不惊,甚至还挺开心。
当我做了将近1年自由职业之后,我明白了:她是在以投资的思维规划工作。
对她来说,去任何一个公司打工,都不是为了挣那个月的一点点工资,她是在挑选合适的公司,用公司来投资自己。
做自由职业,最怕的就是和市场脱轨,所以,在她遭遇瓶颈的时候,就立即出来找了份工作,看看行业内的人都在做什么。
而在选工作的过程中,她特意挑选了我们这个成长很快,在新媒体变现领域(她也正在研究的领域)比较专精的小公司来主攻。
在公司的一个月,她把该学的都学到了,所以洒脱地离职了~
有些人可能会有“大公司病”,觉得不去大公司,就没有大发展。
但我想说,我们是比较不幸的一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后的大公司可能只会留顶尖的人才。
而我们剩下的大部分人,都要为自己干活。
这个时候,当务之急就是:
在一开始,去各方面都可以锻炼到的小公司试水,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然后,把目标瞄准这个领域内‘优质且有自己生存之道’的小公司,培养自己的专长,以后为自己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