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120天(901)
时间:2024年12月23日
姓名:童铃
地区:福建泉州
志愿:立志成为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心灵导师
|当|下|即|未|来|
【自省利他致良知】
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
2、日行一善✔: 2分
3、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
《中庸》第67天学习,【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学习了今天的原文,感觉有点难,看了好几遍的导读,也不懂要写啥,我感觉自己看到的就是,何为圣人,他们也都是从小事做起,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圣人,我们普通人要变成圣人,也是要从小事做起,慢慢修炼。
来说说家里的小故事吧,这周老公回来了,对于聚少离多的我们来说,过一个团圆的冬至,大家都很开心;早上,听到公公婆婆因为几件小事开始拌嘴,婆婆嫌弃公公洗米的时候,用手揉搓,洗太多遍,营养都流失了;公公指责婆婆,煮菜的时候不够仔细,很多细节做的不好,两人就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互相指责,越说越大声;如果是平常,老公没回家,我一般不参与他们的“战争”,我觉得那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我不想去参与;但是,因为老公回来了,我知道他也不喜欢家里吵吵闹闹的氛围,于是我主动参与到公婆的吵架当中,我没有企图要说服谁,我对他们说:“小伟难得回来你们就不要一直吵了,他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公公没有停下来,企图在解释他的观点,我知道他期待我能够认同他,最好还能帮他一起说说我婆婆,我回答到:“爸,你说的有道理,也没错,妈妈其实也没错,你们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对你们来说,你们都是对的,其实你们两就是一样的,你们如果能够换位思考一下,就没那么多问题了”,公公不说话,他不是听进去不说话,而是那种很“无耐”的感觉,我知道,我能看得出来,他们彼此都很想改变对方,于是我继续说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人,也不要企图去改变谁,根本是做不到的,我们能改变的就只有自己”,公公没有反驳,灰溜溜的回房间了,公公和婆婆的吵架也在这样的氛围中结束了。
说这个事件想表达什么呢?首先,我参与其中得发心,是希望家里能够少一些争吵,也希望老公回到家里能够舒心一些,这是我的利他思维;其实,我在跟公婆交流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情绪,虽然他们的情绪都很高涨,但是,我都是保持着平和的心态跟他们交流,我感受到自己的中正,这就是我们说的“温柔”,我觉得自己这点做的很好;如果是以前,我会被那种氛围带入,自己也变得很愤怒,有可能会站在婆婆的角度去指责公公,但是,这次没有,我是一个中立的旁观者,我很清晰的看到了很多人都因为一些非常小的时候事情在破坏两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旁观者,会觉得很不值得,当时我也在想,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是否可以减少内耗,直接解决问题,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伤害两个爱人之间的情感啊,其实,他们的呈现,像极了大多数人的婚姻,很有意思,我从中也有所学习,时刻谨记,关系第一,事情第二,如果因为一些事情伤害了关系,就是本末倒置了,如果我们都能够有这样的思维,真的可以减少很多的争吵,家和万事兴,这也是幸福家庭其中的秘密吧,所以啊,学习真的很重要,不学习,可能永远也看不清真相,只会停留在事件上做文章,感恩自己一直学习,感恩遇见阳明心学,感恩博仁老师创建的平台,感恩所有的遇见。
5. 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
②听点评感悟✔:1分
聆听张冠敏老师的点评,听到沙哑的声音想着老师是不是生病了?生病了还坚持做点评责善,为老师的做到点赞,祝福老师早日康复;听了老师的点评,去看了董春莲的功课,文中提到过生日的事情,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以前是讨好型人格,就总是为了别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学习之后,会好一点,但是也还是存在的,比如,这周老公回来家里了,我感觉我就没什么自由了,老公想去哪里我都陪着去,我没有抱怨,只是会觉得,我真的尽全力的去做到最好,有时候也会想着,感觉老公并不可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对我,如果我叫他陪我去什么地方,他只要不想去,他会直接表达;而我,一般会尽力去做让他开心的事情,感觉自己在做自己这件事上,还是不如老公,我还需要继续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