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妈妈近期有点苦恼,总觉得自己女儿性格太老实了容易受欺负。
她说,看着女儿被小朋友推倒或是抢走玩具的时候那一脸不知所措无辜委屈的模样,她是既心酸又生气。
你语气平和地跟人家小朋友说不要这样做,有的家长马上跳出来气势汹汹好像你在欺负他家孩子。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楼下就发生了这种事件。一方是孩子爸爸,对方是孩子奶奶。对方孩子不知闯了什么祸,这边爸爸说了两句。对方奶奶一听不干了,开始什么难听骂什么,嗓门越来越大,不依不饶。这个爸爸完全招架不住,估计是特别无语。
你不作为安慰自己孩子没关系不计较,她以为受欺负了就应该这样妥协,也许会越来越怂。她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妈妈不保护她。
遇到讲道理的家长还好,他会马上教育自己孩子并让孩子道歉。两个孩子都能明白做错了事情要承担后果,道歉过后还可以愉快玩耍。
这样应该算是比较正确的引导方式吧。但是事实上能够这样和谐处理小朋友之间小摩擦的家长真的不多。
小孩子发生矛盾,双方家长都有责任。首先就是没有仔细看护。一两岁的小家伙,危险辨别能力有限,遇上低头族家长,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一些家长一听到别人指出自己孩子的缺点就不高兴,而且往往缺乏理智的判断,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护短行为。
真真妈妈说,面对这些不讲理的家长,我只能带孩子离开,以后也避免和他家孩子一起玩以防冲突。
这种敬而远之的处理方法合适吗?
我们不是孩子的老师,没有资格去对对方进行说教。住在同一个小区,为这些事情发生冲突似乎也没必要。
孩子是别人家的,人家愿意这样用明知会害了孩子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我们也无能为力。我们只能尽力保护引导好自己家孩子。
所以,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长怎么办,还是敬而远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