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节,重庆经过今天一天的秋雨,总算开始有个秋意,我也有点小小感冒。晚饭之后,与老公到小区楼下药店买药,刚进门时遇到几个农民工大哥大姐,慢悠悠地从药店出来。他们黝黑的肤色,不太和适宜的衣着,或是旧得有点掉色,或是色彩过去鲜亮繁杂,大姐们各自背一个比较大的人造革的包,这符合他们的需求,能装也牢靠。他们缓缓地走着,仿佛在田间地头望庄稼,眼神却是局促而彷徨。
农民工,这个时代特有的名词,他们选择离开农村,放弃土地,来到城里打工。与《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不一样,少平没有想过成为农民,而农民工不是,他们是因为种地没办法实现他们获得更好生活的梦想,被迫出来成为了没有身份的工人,大家新定义他们是农民工。
在这样的传统佳节,团圆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奢侈,打工的假期不多,来往车费也是一笔开销。大多数都留在城里,今天不用上工,可能已经早早地与家里老小通过电话或者视频,奢侈一点会选一个不算太贵的小馆子聚一下,节俭一点就自己做饭聚餐,然后一起出来到处走走。就像他们几个,一边漫步在这个城市喧哗的夜色,一边指着我们小区的那些远远的灯火,说着我不太懂得方言。也许谈得是这么高的房价,也许说的是他们也参与了修这些高楼。
店里柜台还有一位他们的同伴,一位黝黑的大哥,出于尊重,我不敢仔细打量他,柜台上放着止痛膏药,想来是工作强度带来的身体不适。服务员需要他付一个一块,可以凑整找给他。他从裤兜里摸出一团凌乱的零钱,面额的不过也不过七八十,他取出有点皱的一块递给服务员,然后仔细点好找零一把塞进裤兜,临走时要求服务员送一个小袋子。我想起我的父亲,农村大老爷们出门常常两手空空,买什么都需要给一个袋子装着。与他们一样,我的父母也是农民,拥有那些一眼就能认出的农民的特点,他们走在这个城市的街头,很容易被贴上农民的标签。只是与他们不同的是,我的父母在土地上挣扎着养育了我,他们把逃脱土地的希望寄予了我,他们留在了农村。
想到这里,我复杂的情绪像剧烈晃动后被开启的可乐,喷涌难以抑制。这些情绪里有怜惜。我不怜悯他们,他们并不可怜,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像我父母一样被汗水辣痛眼泪,手上沟壑丛生,但他们并不自卑,所以我们不需要怜悯。我也很心疼,这是出于对他们的背井离乡及思乡念家的感同身受,因为在这样的佳节,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怀念遥远的亲情。我又努力去给他们微笑和尊重,因为我希望我的农民父母在这个城市,像他们一样走过街头时,也能被温柔以待。最后,还有一点点美好的希望,如果说他们真的无法再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那么就把城市也当做自己的土地吧,一样的耕耘,一样的吃苦耐劳,像今天一样,闲逛在自己的“田间地头”,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在异乡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