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的母慈子孝,到写作业时候的鸡飞狗跳,引无数家长和孩子苦恼。有无解决之道,可否如实相告?
近日得一好书,应对此症,不说药到病除,却也可一试,大可缓解父母与“小磨蹭”之间的剑拔弩张。此书名为《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号称“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实则怎样?现来一叙。
此书为营救除催促和提醒以外别无他法,时不时面临崩溃之父母,以及,被父母催促、吼叫之后行动更加缓慢的孩子,从观念上、行动上给予详细指导。书中观点来自作家团队十年训练孩子的经验中总结得出,书中并附有大量实践案例,可供家长参考。用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表的方法,逐渐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让家长放心省心,孩子舒心和有信心。
说一下从此书中的收获吧。
全书三百页,后面有八十多页的成功案例分析,详细又细致,看过之后,瞬间有了信心。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不知所措的时候,好想有个人可以帮助自己,或者有人可以理解。当看了那么多的案例后,明白,面临不知所措的崩溃的父母不止自己一个人。孩子也有着他们的共性,从真实的成功案例里,我看到了信心,看到了如何跟孩子对话,更多的是如何放松自己和相信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挑战着我们的神经,对于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们担忧他们现在不好的状态,更为他们的未来焦虑。其实,父母太大的焦虑,反而给孩子很大的压力,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所以,这本书第一个给予家长的任务就是: 父母要先调整好自己。
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焦虑症,不是说会传染,但是会有影响,如果家长对于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批评,在孩子面前流露过多的焦虑害怕,会让孩子被“传播”焦虑情绪。家长的性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和性格养成。所以养成孩子好习惯的第一步就是家长要先成长、成熟,然后再心平气和地带孩子。
在本书中,作者建议家长做“压力自检”,检测自己的压力值,选择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并做记录。书中几个减压方式,值得借鉴。比如:
安排私人角落,关照自己:独处不被打扰可以安然自处的地方,可以做身心放松的活动。自己放松了,跟孩子之间的气氛轻松愉快,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亲测有效。
做好情绪管理:要发火的时候,及时喊“停”,可用喝水或者先离开的方式,稳定自己,缓解情绪。
制作情绪自测表格,记录自己的身体、想法和行动信号。用调试性的自我对话自我暗示。比如“我越来越紧张了,放松点”,“我可以应付得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关于家长的第二个任务就是:认识你的孩子。
当看到30个问题时,我茫然无措,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孩子的。虽然我们不否认自己爱孩子,但有时,也不能不承认,我们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至少不是那么了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对于我们要“管理”和引导的对象——孩子,却缺乏真正的了解,这让我很惭愧。所以,这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更了解孩子,让孩子更加了解父母。彼此了解,相互体谅,能够共同商量,才好进行下一步的时间管理。
再来说说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
一、制定目标
目标符合标准:具体性,可衡量性,可行性,相关性,及时性。
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训练目标不同,如:
学前儿童,主要目标是幼小衔接,建立规矩;
1-2年级:注重细节,养成习惯;
3-4年级:自我控制,提高效率;
5-6年级:主动学习,提高成绩等。
二、进阶训练流程:
1.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方法:记录孩子每天的时间安排,活动所使用的时间,对任务进行分类和排序。
要点:观察孩子的行为,不指责;分析孩子磨蹭的原因类型,给孩子留有自主时间。
2.提高孩子的做事速度。
方法:制定时间表,星星表,礼物表,美言录等。
要点:星星是奖励,星星可以兑换礼物也是引导孩子快速行动的过渡,而不是依赖奖励。过程中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增加孩子做事的内驱力才是重点。
3.提高孩子做事的准确度。
方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了解孩子的经济法则。给予孩子归属感的成长动力。
要点:先完成再完美。父母真心陪伴,接纳和理解孩子,鼓励孩子的进步,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4.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方法:目标法,红星黑星对照表,成绩管理法。
要点:忌用双重标准,忽视做的好的行为,而专注抓住错误行为不放。
家长要学会“接纳-反映-讨论”沟通三部曲。孩子难免反复犯错,与孩子做好协商沟通。孩子在表现不好的时候,尤其需要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书中还有很多表格和测试帮助家长记录和检测引导孩子的过程和结果,可操作性强,实用也简单。适合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效率低,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但也有个前提,就是家长有改变的意愿,愿意花时间跟孩子沟通,并且有耐心坚定地坚持。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中的关于教会孩子时间管理,和针对孩子出现的一些不太好行为的应对方法也很多,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家长如何带动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带动孩子自发地行动。带动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成熟的过程,放弃“狼追型”方法,转化为“驱力型”教育理念训练孩子,戒吼戒躁,亲子和谐,共同进步是这本书的最终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说:
“爱不只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与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而合理,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判断以及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这段话在这本书中也有引用到,对我们的启发很大,希望这本书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做更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取舍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