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心》 二零一八年六月五日笔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自己明明是很喜欢写作的,但写作这件事却变得越来越让自己心累和痛苦。
而这个问题在我这儿其实一直有存在,只是最近变得尤为突出,今日在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的《文心》中,可算是找到了答案。
01
自打开始在网上写作,我就备受写作的折磨。
有的时候,我觉得某个主题特别好,或者某个主题比较热,但我却总是出现“一下笔就废”的情况。后来,我暗自反省,发现自己并不是缺乏对热点的关注和思考,而问题恰恰是出在内容上。
我平日写文章时,总是绞尽脑汁地去寻找文章素材,只恨不得给脑子里塞一本《文章素材大全》、以供我参考参考。
殊不知,不少文章所需要的素材其实本来就是我有的,只需要自己拿出来就是了。譬如,上次我读完余华的《活着》,写读书笔记时,我想方设法地找素材、干巴巴地凑字数,最后笔记的内容显得言之无物,好似是为了交差一样。可那种对“活着”的体悟,其实我本来就是有的,我自己曾经生过一场病,并因此在家里呆了大半年,从害怕死亡到渴望“活着”,再到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么好的素材却被自己视而不见。
说白了,就是自己人为地把写作与生活相剥离了。
02
过去,如果有人问我,写作是什么?那我一定毫不犹豫地说,写作就是写作啊。
如果再有人问我,那写作到底是什么呢?我大概就只能保持尴尬的微笑了。
在我的认知里,似乎写作是永远被排除在生活之外的,是不入凡俗、远离烟火的一样事情,纵使没有被排除在生活之外,那也只是生活的点缀而已。
而我也确实一度将写作与生活相分离。记得中学时代,我常常把写文章当作是一种舞文弄墨的文字游戏,写文章就是堆砌各种华丽的词藻,拼凑各样经典的名言,只要能洋洋洒洒地写满要求的字数,这文章便算是作成了。
所以说,我这种关于写作的长期错误、偏狭的想法,才导致了我现在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03
以前,我虽对自己的毛病有所察觉,但不过是隔靴搔痒,始终不得劲儿,直到看见《文心》里的这番话,就仿佛是挠痒痒终于挠对了地方,一针见血。
王仰之先生的话如同惊天霹雳,醍醐灌顶: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写作本身就是生活,而非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某样事情,写作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更不是随随便便、舞文弄墨的文字游戏。
正如《文心》中王仰之先生说的,练习的人应该知道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成几句,就算对付过去了的事情。更应该知道,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的作用便在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作文才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
倘若将写作与生活相分离,与实际的需要相分离,仅依着一个没有内容的题目画葫芦,那么写出的文字是缺乏灵魂的,不过是徒有形式、空无内容的花言巧语罢了。
把写作变成生活,才是真正的写作,才能体会到写作过程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