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使用的十个问题》是温儒敏教授在2017年5月24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稿,讨论了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十个问题。
一是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识字再学拼音?
二是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
三是“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四是部编本小学语文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五是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六是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有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
七是部编本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
八是为何要提倡阅读教学的1+x?
九是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课?
十是新教材为何要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读了此文,我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有了大致的认知,了解了教材的总体特色,领悟到教材编写者的基本意图,进一步明确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本性问题。
一是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部分疑问,教学更有针对性。比如文中提到“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识字,再学拼音?”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因为把汉语汉字改回了第一位,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育中从识字开始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为了做到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
二是我从中学到了一些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比如,文中提到识字写字教学要做到科学性。要尽量照顾到多种识字方法,汉语拼音方法是主要的,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字理,根据上下文猜读、生活识字等等方法,指导学生识字、记字。关于精读课和略读课的教学方法,文中也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精读的重点是教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略读课是把精读课的方法沉淀运用,教师不要多讲,就让学生自己去读,合作交流。
三是明确了教学的要求,提高了教学的目的性。文中提到,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同时,随文学习的办法,也不能丢,教学实施中不去追求体系化,但教材和教学,还是要有体系的。如何上好古诗词课,文中写道“小学生学古文,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我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的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阐释,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