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最小的太上皇,仅17岁,22岁时离奇死在了寝宫里
在我国古代,要是皇帝退位,让位给自己的儿子,那么这个先皇帝就是太上皇,而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很多为太上皇,他们各有各的境遇,而要是从年龄来说的话,最大的就是乾隆了,他是85岁退位的,而拓拔弘就是年纪最小的哪一个,他退位时才17岁,但是他在22岁的时候却离奇的在自己的寝宫死了。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知道太上皇的由来。在公元前202年2月28日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刘邦在氾水之阳继位为帝,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帝王。
只是这时发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刘邦称帝后,他还会经常去拜见自己的父亲,每次见面并没有君臣的礼节,和平常人家的父子一样。
后来又一次刘太公家里的仆人就告诉太公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帝王。而皇上虽然是您的儿子,但他现在毕竟是皇帝,您虽然是他的父亲,说起来也是臣子。这让皇帝来拜见臣子是不好的,这样做,皇帝的威严何在。”
刘邦再次来看望父亲的时候,这时刘太公就拿着一把扫帚,站在门口来迎接刘邦的到来,刘太公的这种行为让刘邦很惊讶,赶快的把刘太公给扶了起来。
这时刘太公就说了:“皇帝是不能为了我乱了规矩的。”但是父子之间的礼节要维持,皇帝的威严也要有,刘邦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尊刘太公为太上皇,这样的话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而太上皇也是从那时才开始有的。
只是拓拔弘年仅17岁就成为太上皇,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濬的长子,他的母亲是李贵人,在454年7月,拓跋弘在阴山之北出生。在两年之后,就被立为了皇太子。
在565年5月,只有25的文成帝拓跋濬病死了,这个时候拓跋弘才11岁,就继位称帝,他也是北魏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
拓拔弘在继位的第一年,朝政大权掌握在担任侍中、车骑大将军的乙浑手中。而乙浑先后把尚书杨保平、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等大批官员给杀死了。
北魏朝廷不得不任命乙浑为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朝中的大小事务的,都是由乙浑来抉择。在一年之后,太后冯氏就联合了朝中的大臣发动了政变,把乙浑给杀了,之后冯太后就开始了临朝听政。
虽然说冯太后是献文帝拓拔弘的嫡母,但是两个人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随着拓拔弘年龄的增长,他对冯太后的所作所为也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在467年8月,献文帝拓拔弘的长子拓跋宏出生了,冯太后就退居了幕后,专心的抚养孙子,也让母子两人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而拓拔弘也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只是他一直都受到冯太后势力集团的掣肘。这是因为冯太后年轻的时候守寡,品性不是很好,养了男宠。
这些人仗着有太后作为靠山,所以就不断的祸乱朝政,就算是献文帝也是束手无策。这时献文帝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以退为进的策略。
从他喜欢的佛学入手,在471年8月时,以此为借口说,让位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只是群臣非常的反对,而他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试探。
只是在8月21日,在没有任何的准备之下,拓拔弘就下了诏书,要把皇位传给4岁的皇太子拓跋宏,只是群臣用拓跋宏年幼,没有办法可以亲政的理由,还让拓拔弘来处理朝政大事。而17岁的献文帝也成为了太上皇。
成为太上皇的拓拔弘是颇有一番作为的,他率领军队击退了柔然的进攻,对内也鼓励农业的生产,让北魏的国力一直增加。之后他还把冯太后的宠臣李弈兄弟给杀死了。
但是这个行为把冯太后给激怒了,在476年6月,献文帝拓跋弘就离奇的死在了他的寝宫永安殿,这时他才22岁。
编者认为虽然拓跋弘仅仅做了6年的皇帝,5年的太上皇,在22岁时就离奇的去世了。但是他在位时把北魏的国力给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给他的儿子孝文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让拓跋宏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对此,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