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我好饿,陪我吃东西去。”刚睡醒就收到闺蜜短信,看了看时间,下午三点多。
“你是没吃午饭还是最近饭量大增?”这个点不是吃午饭的呀,我还有点起床气。
“陪我去不去?”她直接电话过来。
“好,哪里见?”我起身换了衣服就准备出门。
“还用说,老地方。”
老地方,就是我们经常下午吃小吃的地方,在居委会楼下。别看地方不大才三平米左右,可是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店了。
到了店门口只见唯有的几张桌子都坐满人,门口的蒸笼一屉屉足足有十来个,煤炉上的大砂锅里牛肉丸汤正在翻滚着,香气四溢。排队打包的队伍排得老长,这家的东西可是打个灯笼都没地方找,上午要十点才开门,下午六点就关门,限量200个,卖完不多做。全镇甚至全市就一家做这个小吃,叫做“捏甲”也叫做“捏饺”。
捏甲音(yega),因为在坎市客家话是甲的音是(ga),叫它捏甲有捏功甲天下之意,因为捏甲的包法是用捏的,只用两个手指,左右来回捏,只需几秒的时间捏甲就完成了。
这捏甲看起来跟饺子模样相似,味道就不一般了。先不说个头比饺子大,外面的皮Q弹透明,用筷子头戳一戳,不但皮不破还会反弹回来。用的是客家人爱吃的米粄,热乎乎地咬一口齿留香,好劲道。
米粄的原料是米,蒸熟了热软冷硬,所以做捏甲可是门手艺活,得在米粄冷之前就捏好一只只捏甲,不然米粄皮硬了可就包不了馅了。
馅料用的是新鲜的香菇切碎,炸好的丰鱼和米粄丁。咬一口香菇的软甜,丰鱼的鲜香和米粄的Q弹,爽口不油腻。要是配上客家人秘制的辣椒酱那就是绝配了。连我这个不爱吃辣椒的人就会沾上些辣椒酱才觉得吃这捏甲有滋有味。
说到绝配怎么能少了牛肉丸汤,这可是捏甲的黄金搭档。小店里每张桌上都摆有胡椒粉,芹菜末和辣椒酱。这芹菜末和胡椒粉就是专门为牛肉丸摆放的,要是再加上辣椒酱沾牛肉丸,那味道可就绝了。
话说有两个地方的牛肉特别出名,一个是广东省潮汕,另一个就是福建省下洋。单单一个镇一天就要杀几十头牛。去膜去筋,用刀背剁碎,加淀粉捏出肉丸用的全是手艺活。
人们形容牛肉丸的弹性良好时,常常会说是“跌落桌上跳三跳”。好的牛肉丸既有韧性又很爽脆,既有嚼头又不打渣,软嫩爽滑,别有风味。圆滚滚的牛肉丸,像一个个小皮球一样浸在米黄色的汤里,时儿浮起,时儿沉没;又像是一群调皮的小孩挤在汤上,有时被挤到水下,有时又争口气挤到上面。
汤色清香,用的是清水加小鱿鱼煮牛肉丸,既保持了牛肉丸的原味又加入小鱿鱼的鲜。用汤匙舀一颗肉丸放入口中,轻轻咬一口都怕肉丸会从口中弹出。再撒一些芹菜末,喝一口汤,清甜爽口。
儿时的我们喜欢用长长的竹签将碗中所有的牛肉丸串在一起,喝一口汤配一个牛肉丸,想想也是有趣。时常是汤喝完了,肉丸还没吃完。为什么呢,因为汤还得配捏甲呀,这时我们就会让老板娘再给我们舀汤。一声“加汤”,老板便心领神会把碗满上,撒上芹菜末又是一碗好汤。不夸张地说,光喝汤我就能喝三碗。因为这牛肉丸的精华都在汤里了,而且味鲜爽口。
这下午茶的标配就是捏甲加牛肉丸汤,吃完心满意足。不禁感叹,客家人真的太会做吃的啦,简单的几样食材就能让人流连忘返,久吃不腻。
在外时尤其怀念家乡的捏甲和牛肉丸,如今回家乡工作不得不说家乡的美食在召唤我。要是你们有空来我们客家做客一定带你们尝尝这独有的美食:捏甲和牛肉丸,一定让你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