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留固二中教师张秋丽,现支教于滑县实验学校,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和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长。2000年师范毕业,从教已17年。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立德树人,善于协作,甘于奉献;并治学严谨,业务精湛,教育教学业绩优秀,在同事中和群众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影响教育学生。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还不到20岁,因为性情温和善良,胡同里的孩子会到家里找我一起上学,会把家里煮好的红烧肉用纸包好送给我吃,会把地里结的最大的那个黄金瓜偷偷放到我的办公桌上。从刚刚任教只比学生大上三四岁的姐姐身份,到我和班里的学生家长同龄的妈妈身份,岁月带给我过早的华发,也带给我且行且珍惜的人生感悟。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更是兢兢业业,坚持吃住在校,以校为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爱。经常和家长沟通,共商孩子的教育问题,深得家长的信任。对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更是一丝不苟,苛求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每节课学生都有新收获。
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之外,还和学生建立起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我是孩子们可尊敬的师长;在课下,就成了孩子们可信赖的大朋友。我一直坚持写诗歌,写教育随笔,更鼓励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和日记。文字是我和学生最好的沟通语言,你有什么烦心事,他有什么思想苦恼,我都会不放弃每一个文字交流机会给予开导鼓励,在试卷一角,在作文本文末,在黑板上,在日记里,都留下我对学生深深的关注和永不放弃。之前班里有个叫郭森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期,很是顽劣,屡错不断。即使如此,在班会课上,在语文课上,在办公室里,在我的教育日记里(四次提到他)从没有对他有过放弃;甚至他还编写了一本所谓校园小说,隐名道姓的辱骂我,引起了班里学生的公愤,有学生报告给我,将证据摆在我面前的时候,他们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等待我的暴风疾雨,我却又一次选择了宽容,选择了接纳和引导。或许是他顽劣的性格和我的教育不当,终于在八年级下学期的一次翻墙外出买烟时,他被学校抓住,然后劝退了。但我还时常会记起他,记起他听到我转告他爷爷去世的消息时,眼里闪过质疑之后的熠熠泪光;记起他肥胖的身子竟一路狂奔,跑出校门的身影又是那么孤独和倔强;记起他的妈妈守在教学楼下,苦苦哀求的痛苦的脸;记起他的爸爸被请进校长办公室的沉默和无奈……上一届学生,我们班里的流失生是最少的,因为我珍惜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平等的机会,可是有时候的教育又是多么揪心的事,你付出的真心和教育不被理解暂且不提,却未必能换来所有问题孩子的转变。这也是我作为班主任一直苦恼的事。每每想起从我的班级里辍学的孩子,我都会很痛惜,我想摸索出一个什么样爱的暗语,让他们,都懂,都成长,都不留遗憾。
值得欣慰的事,我也收获着理解信任和幸福:杜巧云给我一个拥抱,坐在床边陪我聊天;卢瑞山和毛小刚每年暑假都过来学校看我;读研和工作的学生都和我保持着联络,一句问候亦感欣慰;刘淑雨在元旦送来一个神秘礼物,卡片上字句洋溢着感谢;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多年不见的学生和家长再相遇,几句寒暄都会让我倍感亲切……关于爱和爱的回报,不能拿任何物质的东西来衡量和比对;我愿意付出我的教育和师爱,并自得其乐,永葆初心。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和第一次接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温文尔雅,待人真诚,还颇有点文艺范。这源于我的善于学习,把学习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快事。我曾在《比优秀更重要的是幸福》读后感中写到: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诠释,有人觉得官高禄厚是幸福,有人觉得儿女双全是幸福,有人觉得悠哉游哉、随遇而安是幸福,有人觉得忙忙碌碌、奋斗拼搏是幸福……而教师的幸福又是什么?――是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肯定,得到学生的祝福;是看到学生不断地进步,健康地成长;是二十年、三十年后心安无悔,桃李满天下。
我获得幸福还有一个密码,那就是“读书和写作”,我给我的学生说过很多次:“现代物质社会使得很多人常常身不由己地在大脑中勾画金元大厦,而无暇在心灵中建造文字花园,这些人无疑是行走的躯壳。我庆幸,我读书,涉猎广泛,尤爱诗词。我能保持一颗纯净的灵魂能有一个爱好,可能在物质生活上,我是贫穷的,但我认为我的精神世界是幸福的。”正因为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班里很多的学生对文字的热爱变成自主和自律,从孩子们的文字中我看到了被墨香滋养的孩子有多幸福和幸运。我开展过《诵经典.读鲁迅》《怀念汪国真》《经典诗文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受益匪浅。
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使我也永保一颗谦恭的心,我加入滑县优秀教师读书会,每日读论语,写感悟;我创作我的简书,分享教学心得,写我喜欢的诗歌,近三年来我的读书笔记有六七本,简书文字已有有33万余字。可谓忙里偷闲,其乐无穷。我觉得我所取得的一些成绩都应该归功于学习,唯有学习才是为师之本。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带的班级是全校最先开展高效课堂的,我就把我的班级作为实验田,在前进中不断摸索。不唯书,不唯上,善于学习新知,与时俱进,又不随波逐流,迷失自我。从班级小组组建,小组文化发展,再到飞翼文学社成立,我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的自主的也是开放的更是创新的。我提倡真语文真表达,我的语文课上总会有笑声和掌声。每一次公开课,我都要求一定要有创新的东西,不创新不罢休。作为班级孩子们的带头人,我对于语文课程标准的钻研也极其细致,不同学段的同一项目我都做了重新的整合,复习课上起来就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我曾获得安阳市、滑县优质课一等奖,获得全县说教材第一名,开展专题讲座《阅读经典 点亮人生》和《教师专业成长三部曲》,获得滑县首届名师称号,多次参与乡镇送课下乡活动,获得好评。
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枝
我自认为我是谦虚的,无论是专业成长还是为人处世。我从不吝对年轻教师的辅导,有求必答,我特别喜欢那些爱学习的小老师们,无论在课程学习还是教学方法上,我都愿意倾其所有,热心指导。在教学管理和学科教育上,我也会以老大姐的身份“指手画脚”“共商大计”。无论年长教师,还是比我年轻的教师,在学校的听评课上,我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在学生面前,我也不遮掩自己的失误,课堂上偶有出错时,我都会诚恳地说“今天我又学会了一招,谢谢”。学生因此而更加敬重和喜欢我的语文课,更加喜欢我。
近年来,我所取得的成绩可能是令人羡慕的,无论是教学成绩还是专业成长,这更促使我更加勤勉地去工作,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篇作文,做好每一天的教务管理。特别是九年级备考以来,自习课我就在办公室里备课看学生,两操从不间断和学生一起运动奔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工作都在辅导,很多时候,却忘了家里也有一个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女儿的早读早饭我很少陪着,因为那时候我在教室和操场。午饭后,她就早早去学校学习了,我把我的时间更多的付出给了班里的学生。“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就让我做叶的事业吧,静待花开,硕果六月”我这样说,也这样做着,我把我对女儿的愧歉化作走向优秀的榜样,累也幸福。
六、诗可入画方称妙,师到乐贫乃为优
二胎政策开放了,我的家人同学朋友都替我着急。我也着急,已经35岁不小的年纪,真怕错过就是一生的遗憾。可是一拖又再拖,我总是想着,等送走这一届,等不当班主任,等下一个春天再说吧。我从不追求外在的穿着打扮和攀比,能节俭就节俭。前几年婆婆得了白血病住院到去世,花去了35万,现在老家就剩下一个老公公,和一排比我年纪还要大的破房子,作为老大和教师职业的我,必须得有担当。
生活中,工作上,我承认我不是十全十美,更谈不是高尚。但在纷纷扰扰的社会里保持一份安然的心境,能有一种体面的职业幸福,我觉得我做到了。
我有一份能给我尊严的职业, 我的世界里充满着文字和墨香。“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纵使来路亦清贫,我愿坚守信仰,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