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歌仙”两个字,想到“歌仙”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一个身子妙曼的女子或者雄姿英发的少年,而不是文中的刘三姐。
首先,三姐遭人嫌弃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她周围的亲友慢慢的有了美的想法接着抛弃了丑的她。刘三姐不是不知道周围人有多嫌弃她,她一次次的探头,一次次的被伤害。但是这部作品我认为最妙的地方在于作者给了观众期待。
刘三姐是一个普世意义上的可怜人,心底善良,乐于助人,而且歌声如天籁,几乎每个人都沉浸在她的歌声里,就是长得丑。至少我希望刘三姐可以拥有幸福的机会。
文章的最后当三姐困于外貌纠结是否和男主见面时,她祈求上苍,然后在镜中见到了不一样的美丽的自己,然而男主江中的鱼都被她可怖的容颜伤害到了,并且这种伤害是终身制的。

镜中美丽的女子,只是幻想。就文中的描述而言,三姐的长相确实很可怕,如果现实中我遇到三姐这样的人,无论她唱的有多好听,我也只会表面镇定的鼓掌,默默离开,不再回来。我害怕。如果我没有见过她的长相,我也会像男主一样,即使她无数次告诉我她丑,也不会想到她丑的如此彻底。
因为我听着天籁,总是会自我想象:这么好听的声音不说有多美但是也不会丑到哪里去吧。但是《歌仙》这个故事就是这么真实,当极致的美和极致的丑在一个人身上时,人会怎么样。我到现在也不清楚,我即使能够伪装镇定,我也不清楚我不禁意中间表露的嫌弃会不会伤害到她。
文中的刘三姐拥有很多的美好品质,但都被外表的丑陋遮蔽了,本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最后却被生活逼退到森林中,不见天日。
美丽英俊的外表没有人不喜欢,《歌仙》的故事或许有些夸张,但他跟我们揭示了大多数现实交往的前提——以貌取人。在这过程中,每个人的脸就像是被标记了分数一样,人们依据得分而决定后续的交往,这是多么肤浅的一件事。细想这样的评分对当事人是多么大的伤害,真正丑陋的不是人的脸,以脸为评判标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