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大唐(第38集观后感)
初始看38集索然无味,只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去回顾第八团的奋勇抵抗,甚至会有反感。盛唐国宴的奢华,上元灯会的炫丽,群臣毕至,激烈交锋,万民齐欢普天同庆,不得不说将剧情推向了一个高潮,也将我们的内心世界带入到了那时的空前繁华。与此同时,却将视角转移到烽燧堡的战事上,不免会有巨大的落差,我这浅薄的见识,也并没有发现其中的玄机。直到第二天又回看了这部分,觉得也是直击内心。
长安城歌舞升平的繁华,和边关古堡凄凉惨痛的奋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羊肉烤的金黄酥脆,鲜果珍馐一应俱全,另一边行军粮袋空空如也,城墙之上满是箭羽,看了不忍心痛,正所谓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殊不知,这大唐的太平正是靠着他们的鲜血铸就。
战场上的热血撒的多,悲歌留下的也多,那些征战半生的军人,一直在苦苦维系着梦中的大唐,即使许久都没有援军,为唐而战,不弃寸土这就是他们的信念,也是第八团所以被人牢记的原因。
有人说“多熬一天,就能多听一天长安的故事”这是多么赤诚的心啊,虽然他们没去过长安,但对长安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大唐有着最热切的家国情怀。萧规说“要是这旗子倒了,你砍了我的头,带着我的眼睛回长安”,他是有着和闻无忌张小敬一样热血的兵,并不奢求苟且,像一个哨兵一样守在烽燧堡的高地,看着荒原上的风雨,也看着生死之间的人性。他的眼睛就是这长安城里最夺目的花灯,不比望楼落后,看明白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比如生死和情谊。不得不说龙波是个优秀的操盘手,为崔器擂过鼓,也为闻染痛过心,甚至为张督尉舍过命。
张小敬说“我可知这长安有好多不公平,但你千万别讲给我听,我宁愿相信老闻说的,兄弟们也宁愿相信”。似乎长安已经是戍边将士们的信仰,崇高无上不容玷污的信仰,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不时有着北漂的念想一样,但第八团更纯粹,不求功名利禄,只是深深地敬仰。当然语句间也有视死如归,包含着纯洁梦想死去,比在心情抑郁着离去会更好受些。
长安最大的事就是上元灯节,长安人最会造花灯,所谓五具之灯九华,绮罗分错,满城花灯亮起之时,初烁空谷,漫若朝炬,百里皆见光明而夺月色。所有戍边阵亡的人,名字都会在花灯之上,从正月十四夜,一直燃到正月十七早上,长安百万众,莫不静香观看。这些大众不会知道,这份安逸祥和里也有着许多人的期盼,那些挂在灯上的名字幻化成天上的星星,远远的凝视着他们用生命守护过的安宁。他们也是平凡人,同样希望看到灯火璀璨的上元节,但这终究化作了生命中的一个梦,梦也好,少了现实中的诸多参杂与不堪。而这一夜的长安,这一夜的大唐,还不终究是大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