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厌倦了贞洁又郁闷的日子,又没有勇气过堕落的生活。——《第二性》
波伏娃早在七十年前,就写出了当今很多女性的心声。然而又何为贞洁,何为堕落呢?对于这两者的评判是出乎念头还是止于行为呢?贞洁是出乎爱情的还是出乎所谓的道德?堕落是源于内心最真的爱还是源于身体的欲望?
没有人可以轻率地做出评判。对于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看来,结果也会完全不同。重要的是,遵循自己的心。关键在于这颗心是否是一颗未被染污的天心,还是已经被俗世的欲望所浸染?
啊,女人啊,你和男人一样,有时,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我们相互爱慕又相互伤害。那时候,都还太年轻,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就结了婚。还不知道每个命运的馈赠背后,都在暗地里早早地标上了价格。有时,你要付出一生的代价,为对方做牛做马,而对方却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婚姻。肖伯纳说,让人们受到束缚比让他们摆脱这种束缚更容易,只要这种束缚会带来利益。这难道不是实话吗?只是人们不愿承认,将婚姻看作是对爱情的承诺。不知,婚姻从来不能保鲜爱情,只会使爱情失去光泽。
走进了婚姻的双方,最终到底成了什么样呢?也许波伏娃的这段话并没有对此夸大其词,而是十分中肯地陈述了事实:“夫妻是这样一个共同体,它的成员失去了独立性却不能够摆脱孤独;他们是一种静态的结合,是同一个人,而不是在维持一种动态的、充满活力的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波伏娃一生都没有走进婚姻,她与萨特保持了一生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爱情与友谊,成为他们之间独特的相处方式。在这种关系下,波伏娃实现了自己所希望的: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最后,萨特在波伏娃的怀里安然离世。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四日,西蒙·德·波伏娃在巴黎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时间倒退6年整, 波伏娃曾在萨特的墓志铭上写道:“他的死使我们分开了,而我的死将使我们团聚”。恰巧的是,在萨特离世几乎整六年的那一时刻,她与他永远地合葬在一起。
世间有那么多的爱情,波伏娃与萨特的爱情,是我认为接近理想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