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下午3:52,我从绥德火车站乘坐到西安的火车,晚上7:00,实在是饿了,我买了一个价值45元的盒饭,饭里面伴有一点点的香肠和萝卜干,米饭是狗牙米,吃起来味道还可以,就是有点咸。回家以后,儿子问我,你咋不吃面条的?我说,除了在扬州和泰州,在中国其它的地方,我还真从来没有吃过让我满意的面条。当地面条麻咸(佐料中花椒、食盐太多)的味道让我实在难以承受。如果是我觉的好吃的面条,这里饭店的生意肯定是火爆的。因为我从不喜欢吃面条,让我觉得好吃的面条绝对是非同一般的。当然,在也有很多的时候,我认为一般的面条生意也很好的。
动车8:10到西安站,在站内换乘到南京的火车。8:44分,我终于登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夜里,我在火车硬卧车厢的上铺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将自己的眼镜不知放到哪里去了,让我很是紧张了一段时间,这个感觉比丢了点钱更为强烈。我还请了下铺的到徐州的大学生及去南京的一个的务工人员,一同帮助我寻找眼镜。这个大学生也是戴眼镜的,我们都知道,对于我来讲不戴眼镜看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当我找到眼镜的那一刻,内心又是你们的欣喜。
上午8:50,火车准点到达南京站。因为换乘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我立即拖着行李箱,铃着一个包,也背着一个包准时等上了回扬州的火车,上午10:03准时抵达扬州火车站。下了火车,望着月台外面灿烂的阳光,呼吸着十多度的空气,冬天的微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的寒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和惬意。我立即打的回家,坐在车上,我不由自主的与司机开始了聊天。哪知道司机是河南人,来扬六七年了,他天天开出租,连黄珏这个地方也熟悉。他一路也不断说,扬州是个好地方。我告诉他,陕北也是个好地方,这是伟大领袖说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大约中午11点多,我终于到黄珏的家了,也就结束了此次支教的所有行程。回家以后,我发了几个微信告知关注我行程的同志们,我已经安全到家了,谢谢大家的关心!
午餐以后,我在家里卫生间洗澡,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就是这半年来,头发变得更加稀疏了,腿上的汗毛也掉了一半多。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她也有点不相信。我说,这个还会看错吗?估计与当地的水质有一定的关系吧!那里的地下水是不能饮用的,喝在嘴里是有味的,烧开以后就会发现,水底部有不少的白色沉积物,不仅仅是水垢成分,还肯定有不少其它的化学成分。例如含有氟元素,当地有不少学生就有氟斑牙,这就是地下水含有超量氟元素导致的。再想想在陕北绥德,那里阳光不甚强烈,但是,即使在零下二十多度严寒的冬天,我一直不敢多晒一晒。因为,此地的阳光中紫外线太强烈了!在绥德中学十八岁成人礼仪式上,我见到了学校高三年级的每一位家长(父亲或者母亲,也有极少数是爷爷奶奶),要比我们这个地方的同年龄人显老的多。实际上,那里的空气也不好,严寒就不比说了,鼻孔里的鼻涕颜色也较深一些,每日打扫过地面的拖把清洗时,总会有不少的泥沙残留在水池里。刚刚檫干净的皮鞋,只要外出一下,皮鞋上就有一层灰,如果路过山间的小道,就会落满厚厚的一层灰且裤脚也沾满了灰。据说,以前此地冬天风沙特别厉害,刮起了灰蒙蒙的一片。这些年,国家花了大力气进行植树种草,生态保护已经见成效了。
这个地方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这样的,我真由衷的佩服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为了生存,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创造性的建造了此地特有的窑洞,形成了当地特有的一些取暖方式、生活方式等。换一个角度讲,不说他们为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只讲他们生活于此与恶劣环境作斗争,我们中国的发达富裕地区也应该帮助、支援他们。
下午午睡以后,我就写写日记,将前两天没有完成的内容补充了一些。然后,我陪同儿子到小区附近的社区广场打篮球。儿子的篮球技能已经远远超过我了,我即使在没有他人对抗的条件下投篮,也是十投八九不中了,儿子都笑话我了。虽然广场上有一点风,但是我觉得与绥德相比,这点小小的寒风根本就不算什么。
晚上,我与妻子在方巷黄珏新城北路绕着街道逛了半圈。因为在晚上,我们戴着围巾和口罩也尽量不与他人接触。当我静下来以后,我也开始思考,将自己半年来援绥支教经历做一个小结,这个不是自己作为单位考核所用的小结,而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旅程和教育经历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