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木匠,短铁匠,石匠九尺算一丈。椒树不结露的根,柿树不结埋的深。金买卖,银买卖,不如在家刨土块。锄头有雨,地板生金。养猪养羊,有肉有粮。麦子锄三遍,麸子变成面。犁地深一寸,顶上一季粪。麦割黄稍一包面,谷割青稍一包糠。一锨驴粪蛋,一碗小水饺。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一领布衫轮着穿,媳妇踩着婆脚踪。为人应讲三分义,留下清风望细雨。搐腰带越短,寿命越长。烧陈柴,吃碎米,常穿破衣聚财富。富养闺女穷养儿,棍棒之下出孝子。当家三年狗也嫌,人言可畏,自有公论。
子不言父过,父不论子长。为人活不到八十八,不敢笑话人眼瞎。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人前教子,背地教妻。千年的河道流成河,百年的媳妇熬成婆,夫妻本是同林鸟,风雨交加不分离。人要衣裳,马要鞍,靓女破衣也抢眼。半路夫妻搿犋的牛,从小夫妻满碗油。
七、方言收集传承迫在眉睫
方言的收集传承是项系统工程,推动这项工程的主力军是农民。因为全国的多人还是农民,乡村是城市的根脉,是生长方言的土壤,如果一个小山村没有了,就会失传承方言的链条。只有农民在方言才有源头。眼下各大城市的人口直线上升,仅涉县在北京搞保洁家政服务的每年不下一万人。他们为了尽快融入大城市背动或主动的赶着学习普通话。乡村儿童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接受普通话教育。人们每天听广播、看电视接受的也是普通话,所以方言的生存土壤越来越少。固新镇李家河村2022年全村152户,416口人。春秋天忙时村里也超不过100人,每到冬天村里的人更少。井店镇石井沟村105户,388人。全村有92户在城里,镇上买了新房。只是有一部分中老年人,实在丢不下心中的那一亩三分地,农忙时早起从城里坐上车回到村里干一天活,晚上又回到城里,这两个村的状态基本代表了多数山村的现状。
八、现实保护的积极举措
语言是所有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的媒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肯定是先有方言,才逐步有了更大范围认同的语言和文字。虽然当前已进化到较高文明的信息时代,但九腔十八调的方言仍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社会发展的必须,但保护、传承、光大好方言,这也是我们不忘乡愁,牢记使命的必须,这是辩证的统一。这如同既要学好母语,又要掌握几门外语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一样。鉴于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涉县对做好这项工作做着较好的尝试。王树梁、刘飞娟经过多年的努力,收集整理完成的这部结构合理、分门别类、词汇丰富的《涉县方言》就是一个例证。全书收集了方言词汇2100条,生产生活类谚语、歇后语、老俗话、谜语、1100条,童谣、民歌、绕口令笃近百首。为了增加《涉县方言》的参照性和可读性,他们用方言土语表达方式收集整理了《杨家将的传说》《刘罗锅的传说》13篇5万多字的民间传说,通过方言的合理运用,使这一深藏在民间的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从20世纪90年代在涉县掀起了修志热,截止2022年,全县编修完成75部各类志书,其中县志两轮三部(包括简本)、乡镇志3部、村志55部,在这些志书中均辟有民俗和方言章节,为挖掘方言,传承方言提供了较好的平台。由于较多地有了这样的平台,不少口头方言在文字上对上了号,如“看适儿”,过去有“看是儿、看事儿、看式儿等“多种写法,通过整理,多数志书认同“看适儿”这种说法,也符合恰当、正好的本意。为了让大众提高对方言的保护传承意识,除涉县电视台举办过多期方言相声、小品秀,让观众在笑声中享受说方言的文化乐趣,还从20世纪80年代涉县创办的《崇州文艺》《清漳风彩》《涉县广播电视》《涉县时讯》《漳河水》《清漳》等报刊杂志,这些媒介不管发表那类作品,均注重了弘扬方言特色,使妙趣横生的涉县方言得到了较好的展示。2020年2月以索堡镇李志强、弹音村薛富太、胡峪村程栋梁等利用互联网平台,自发启动了“静听解字醉乡音”活动。截止2023年5月,全县已有上百名热心人参与这一活动。全天候征集,一天一总结,经过三年的努力,已征集到大量的方言。对不少生僻、难认易读错的字有了较准确的说法,对提高大众对传承好方言,光大好方言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