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自己的婚姻故事。本人女,北方某县城高中老师,农村娃,因为学习不错走出农村,算是小县城的一个“凤凰女”。离婚这件事,在现在这个年代,司空见惯,不说北上广等大城市,就说我们的这个小县城,也不比从前,不会再被人戳脊梁骨了。可是,我的离婚,酝酿了三年,持续了一年,前后接近四年,几乎弄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才堪堪完成。这期间,所经历的家庭、生活、情感的折磨、折腾,让我身心俱疲。拿到法院调解书那一刻,人像被掏空了一样。
从哪里开始讲呢?生活那么细碎,七年婚姻,几乎就是我的一辈子。反正是记录自己,就从头说起吧。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不都是天之骄子,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那个年代,虽然不必挨饿,但是物质生活也不见得多丰富。我还记得,小时候,一块绵软的绿豆糕拿在手里,不敢咬多了,怕一下吃光了,小嘴巴一点一点啃着,能吃上一个上午。那时候多简单,每天在村里跟同龄的孩子拉帮结伙的玩,父母只知道做好饭吆喝着吃饱了背着书包出门了就去干活了,至于到底到没到学校,多长时间到的学校,路上都干嘛了,不知道。我记得,很多小男孩,跑地里去偷花生、偷玉米、偷地瓜、采麦穗,烧了吃烤了吃,半生不熟的吃饱了,衣服一脱光溜溜跳进沟里河里石塘里扎个猛子、洗个澡,一玩就是一天,直到奶奶或者妈妈拿着小树条子到处找,照着屁股轻轻抽几下才嘻嘻哈哈回家去。
我是女孩,没那么大的胆子,不敢旷课,乖乖坐在教室里。可是,课堂上那点东西,对于一个聪明的小孩来说,简直不是事,不必费什么脑子,随随便便就都会了,学习不费劲,有余力,却不能随便跑出去,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学会了想象,学会了一心二用,学会了身体在那里,灵魂自由的飞来飞去。
小学成绩超级好,初中开始下滑,因为接触的人多了,心里惦记的东西多了,尤其是,学会看小说了。勉强上了高中,那时候流行租书看,几个人一块租,每人租一本,交换看,节约成本,哪还有什么心思学习,成天抱着小说,把木头桌子抠出个洞,把书放在桌洞里,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自己老实坐在课桌前,耷拉着脑袋,好一副认真的样子,实际上却从洞里看小说。以为考大学无望呢,高三毕业的时候书本都留着没卖掉,寻思着复读,谁知道竟然考上了,还是本科,自己都把自己吓了一跳。
上了师范,报的中文系。四年大学,跟高中生活差别不大,最大的改变就是看小说从桌洞里到了宿舍床上。一转眼,毕业了。研究生试了试,英语不成,也没再努力,回了老家,教学,高中语文老师。足足一年的时间,热情极高,精力充沛,成绩也相当不错,一年以后,突然颓废,发现失去了热情,于是,随同事一起,参加各种考试,顺利进了某单位,成了一名文员。
到此,家人认为,作为一个女孩子,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接下来,就该再有一份体面的婚姻了。那个时候,有一个人,一直在我心里,像一杯陈酿,放在那里经年不动,看到就心动,打开就想喝,喝了就醉人,醉了就流泪。相亲,相亲,看人,被人看,选人,被人选。一次又一次,后来,他出现了,我同意了。
我为什么同意?后来想想,有一句流行语,说的很对:“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错误的人”。年龄的增大,父母的催促,周围男男女女的询问,和,那坛酒的彻底尘封,好像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我:“就这样吧,别磨蹭了,认了吧。”我对自己说:“好。”
没有定亲,没有婚纱照,没有婚纱,他不懂,我不要,双方父母放任自流不敢干涉,于是,结婚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新娘子也有我这个样子的,结婚前的那个晚上,彻夜无眠,多少次,想一走了之,多少次,想告诉在一边忙忙碌碌兴奋不已的母亲:“求求您,我不结了好吗?”闭上眼睛,眼泪不能流出来。
我过了六年两地分居的生活。他在外地,很远,每年回来两次,夏天一次,过年一次。感情薄弱,婚姻基础没打好,又缺乏沟通,不,是无法沟通,因此,不满,不解,矛盾,埋怨,劳累,疲惫,一天天堆积,吵架,冷战,然后,再不相信,再不指望。
没有人会把婚姻当做玩笑,即使没有牢固的感情基础,既然已经结了,我也收拾好情绪,希望通过两人努力,建立一个温馨的家。他也是农村孩子,后来去了南方,也有份体面的工作。后来我思考,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在别人看来,我和他,或者因为考学或者通过其他渠道,都走出了农村,都有了份稳定的工作,在县城买了房子,又生了孩子,小日子该多滋润,有什么不满足的?连我母亲后来都气急败坏对我说:“房子也有了,车子也有了,都上着班,你再生个男孩,周末一家三口回个娘家走个婆家,多好的日子啊?你烧包什么!”我就笑笑,这七年,每一天,我都是怎么熬过来的,别人不知道,我自己的亲娘能不知道吗?可是她视而不见,只说我烧包,她说:“哪有两口子不吵架的?哪有吵架不动手的?人家打成什么样,日子不得照样过?他也不敢多厉害不敢真打你,你还没完没了了!”他也嫌我难哄:“人家两口子打架床头打了床尾和,头破血流第二天照样高高兴兴,怎么到你这里就这么难?”是啊,怎么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