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了日照,回来家感到很乱。以前在这个范围内,总能找到逃避的地方和方式。从外面回来,想要逃避这一整家乡,这应该是无能为力的心烦。
“逃避”应该是我思维里的一种潜意识。这是最近新了解的一个观点:人是在靠着“潜意识”驱动,“潜意识”就是人的命,而与“潜意识”对抗就会成为运。这个观点自认默认的前提就是——我非好命,我非好我,所以要发现并对抗自己的潜意识。
我今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对抗潜意识从而改变命运这个命题是真吗?
不要改。人人不就是人人该有的样子,潜意识促成人人的行为,为什么要对抗并且改变他?放在我身上,我不就是这么个样子,36年来形成了这样一个我,我觉得我还不错呀,当然有不好的地方,但是人人不就是这样来的嘛,有没有必要改变呢?为什么改变呢?变了以后要人人都一样吗?人的多样性不就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所在吗?
要改。因为人人都困在潜意识编制的牢笼里,人人看似交流,实则人人早已各自为茧。试想,你在同一个人交流,你认为你是基于客观事实,并根据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同他讲事实、摆观点,而他实则是在用他自小而大——所经历的家庭的溺爱或冷漠、学校的肯定或欺凌、人生的自卑或自负等等的一切——形成的潜意识思维来回应你自以为的理性思维,这不就是一场虚假的对话吗?所以要觉察,觉醒,对抗。冲破潜意识的藩篱,活成真的自己。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大数据看到我不开心,所以向我推送了这种观点。但爷我通读古今中外,啥招我接不住~你来啥我思考啥。不过武志红也说了,思维是假象,他的这个观点实则同对抗潜意识的观点是一致的。潜意识是思维的一种,不加分析便指导行为的潜意识,连同理性的思维,如果统统都是假的,世上还有几个真人?怪不得得道者要尊称“真人”。真人难得。
所以,要改。潜意识是假象,理性思维也是假象。要去有意识的对抗自己的潜意识。同时,不要被别人的潜意识或理性思维攻击真的自我。
那么什么是真?老祖宗给了答案了。相由心生,心由德润,德随量长,量随时进(不知出处)。自身的德行、造化、心量、积累才是真。也应了道德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说回我的潜意识,目前我发现的就是“逃避”。遇到事、遇到人我习惯选择逃避,背过身去,这个麻烦就不存在了。或者说,遇到无能为力的人和事,我会逃避。
这样也就来到了第二个潜意识,我注重结果及接下来。我不能专注于眼下,不理解过程的魅力。总是想着“下一个、下一次”,对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给不到关注。我的精神总是集中在未发生的事情上。所以我很容易着急,希望结果快点来到。我总活在“期盼”里。按照《深度关系》的观点,我总活在想象力,而不是事实里。因为事实是过去及眼下,而想象是将来和期盼。
回到“逃避”,为什么我会逃避。因为我这个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总是能轻易的到达将来,落实期盼。所以“成”是我的惯性思维,“不成”很少出现。我接受不来“不成”,当无能为力的“不成”出现,我用“逃避”对待。
对眼下的麻烦选择逃避,对将来的事情充满期待,无法从过去的经历中获得能量,这应该就是我的潜意识画像。接下来,我要对抗我得潜意识了。
从过去做成的事情中汲取能量,而不是陷在过去的不如意中——不要反刍(思维),要记录(行动)
享受眼下的快乐,并试着解决眼下的麻烦事,正视眼下的麻烦人——不要逃避(思维),要解决(行动)
不要再去为未来作假设——不要执着( 思维 ),要准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