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中有位小辈,就要喜迁新居。按照风俗,亲人朋友是要去祝贺的,这在小城里也叫温锅。作为亲近的小辈,在温锅这天,除了贺喜的大鲤鱼是不可少的,我和爱人高兴之余,又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但还是有事耽搁了一会,爱人一着急,又去推停在门前的电动车。而做人媳妇,奉行顺从到底的我,一不留意,就被他带到了这冬天的路上。
冬节刚过,此时太阳已近正午,寒冷都快把温度冷冻成镜子了。叶子凋零的树,即使被阳光半是环抱,也是一副肃然的模样,使得冷清的路边更加清冷。
新房所在的小区离我家有十多分钟的路,电动车后的我,穿着厚厚的羊毛靴,像要被寒气浸透。这让我一时抱紧了爱人,嘴里吐出了几个“冷”字,也因此招来了他几个诚意的“对不起”。
是不是秋深了,成熟的果子眼看就要落地,做男人的脾气都要好一点呢?想到此,我竟然悄悄笑了。
虽然冷,也很快到了这位小辈家门口。其实,说是小辈,他也已经是四十大五的人了,上次见他还是在一个多月前。是在面对面吃饭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他的鬓角也有了不少白发,想起三十年前的帅气小伙,不仅叹了再叹。真的希望时间能网开一面,让我喜欢的一些后辈人,永远年轻在我这个长辈面前。
但是,这位家族小辈还是有一些让我不太欣赏的地方,比如说时常的脾气急躁,有时候还冒出句粗话。这像极了年轻时候的爱人,只不过现在,我早已经忘记了具体的原因。
“叔叔,婶婶,这儿呢!”拐过楼角,就听见前方传来亲热的喊声,是同来贺喜的侄女,下楼来接我们。走近了,又见清寒地里站着的侄女,穿着单薄,立时心疼起来,也就抛下后边的爱人,紧走几步,拉着侄女上了楼梯。
小辈家的新楼,两层,很宽绰,一推门,小辈夫妻俩张着手,也从厨房里迎出来。
寒暄简单的话后,我随着他俩来到厨房。有一个铁锅还在冒着热气,小辈媳妇说是条鱼,是小辈的“镇厨之宝”,他非要自己在家里做,请家人们也尝尝他的手艺。我把贺喜的红包悄悄塞到小辈的口袋里,小辈媳妇刚要过来推辞,我摆了摆手,就退出了厨房。不过,小辈媳妇转身送我时,似乎有点委屈,眼圈开始发红。我想,一定是这位小辈的急脾气又发作了。
楼上楼下地看了一遍,我的心里又生了佩服。果然,小辈的眼光不能不说是独到。这两层楼的户型布置在我俩的眼里,合理极了,卧室,厨房,客厅,阳台,无一处不顺眼,无一处不伏贴,似乎这房等的主人就是小辈夫妻。
怎么说呢,真的,这位小辈也算是个睿智的人了,勤奋,能干,而且有头脑,挣钱也不少,可他对待买房一等大事,却比许多人要谨慎的多,这似乎有点违背他的个性。他说,房子如同家人,也得需要缘分,如果遇不到舒心的房子,宁愿租房住。是以好多年里,他不急不躁,直到遇到这套房,当机立断,几天后就买到手里了。
从满了阳光的阳台上回到客厅,坐在这位小辈专门从外地定做的榆木沙发上,家人们快乐地说笑着,每个人心里的那种喜悦,都抑制不住地用笑容表现在脸上。直到小辈夫妻俩喊我们,才发现,饭厅里的一桌菜,正热热乎乎地等着家人们。
当然是团团围坐,当然是酒水助兴,当然是其乐融融。看,侄女和小辈的额头都微微地冒汗了。侄女说:你说怪不,婶子,我喝的是白水,竟然有醉了的感觉。这话把一家人都逗乐了,连小辈媳妇也露出了笑脸。作为长辈,我也觉得心直口快的侄女,也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饭后闲聊,不知不觉,小辈媳妇说到了饭前的不快,果然,是这位小辈的不是,他的脾气又急了一回。不过,小辈会惹媳妇也会哄媳妇,在我们的“声讨”下,他当场服了软,敬了媳妇一杯茶后,小辈媳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也算是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我们并不担心,他们原本是一对恩爱夫妻。
如果不是爱人被催稿,我们还会多玩一会,这种大家庭的氛围,快乐又难得。正好女儿和女婿因为有事没有过来,于是又约好了下次聚会的时间。还没有走,就期待着下一次了。
也许是午后的温度高了点吧,温锅后回家,一路上的说说笑笑,竟然没有觉得冷,我似乎是忘记了这是在冬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