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曾追剧《少年派》,刚看第一集就被剧情吸引,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当年追剧《流星花园》一样,如痴如醉,唯一不同的是当年正值妙龄少女,心思单纯,对爱情、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而此时已人到中年,历经风霜雪雨,内心虽不复从前,但依旧勇敢且真诚的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之中。
电视剧《少年派》主要聚焦四组"高考家庭"中关系要好的四个孩子林妙妙、江天昊、邓小琪和钱三一的高中学习生活,以及四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状态。从初入高中的紧张兴奋到携手跨过高考大关,四位少年在高中三年生活中除了面对高考,还有着友情的危机和各自家庭的烦恼......四个家庭在经历了变故与波折后,找到了各自的方向,最终收获了成长。这部剧之所以吸引我,除了主角闫妮和张嘉仪出色的演技,更重要的是剧中内容真实地再现了现阶段中年人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不管是从家庭教育方面,还是家庭生活方面每个人好像都能从剧中寻找到与己相似之点,老戏骨张嘉译和闫妮啼笑皆非地表演,让人在看剧捧腹大笑的同时,会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
人到中年 • 青春期
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妙妙超常发挥考入了市重点高中,妈妈王胜男和爸爸林大为在教育观念上产生了很大分岐。妈妈王胜男在家庭中比较强势,脾气火爆,对林妙妙学习生活要求严苛;生活上事无巨细的关心;对女儿住校无法管控的焦虑;遇事上刨根问底的执着,是引发与女儿矛盾的主要根源,而爸爸对妙妙的管理相对比较民主和宽松,以鼓励和启发引导为主,每当林妙妙和妈妈发生冲突,一向随和的爸爸立刻变身心理疏导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他与女儿林妙妙特有的沟通方式,每次都能安抚女儿处于崩溃边缘的情绪,化解母女间的危机,这是最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
对孩子的教育,从他在娘胎的时侯就已经开始了,从婴幼儿时期到青春期,从注重对孩子生活上的照料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从学习习惯的养成到对学业成绩的关注,只是每个时期对孩子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童年时期,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强,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总是打着民主和爱的旗帜,却总是用大人的权威来管理孩子,总习惯冠以爱的名义来强迫孩子做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总喜欢用自己喜好规划孩子的人生,喜欢用孩子间的攀比来享受母凭子荣的快意与虚荣……如此种种,孩子总是在压抑,限制,束缚中渐渐成长……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当初那个弱小的家伙身高已高出我们半头,用变声期低沉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时,我们才感到孩子真的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么对我们百依百顺的家伙了。他们已步入青青期,这时的他们精力旺盛,朝气蓬勃,总以成人自居,有想法,敢冒险,情绪易冲动,易逆反,讨厌过多的管束。此时,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方法上,若还延用之前的权威管教法已收效甚微,甚至会起反作用,将孩子和家长推向对立面,就会出现经常听到或看到的鸡飞狗跳,母不慈子不孝的咆哮教育场面,更有甚者会出现血案,惨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作为步入中年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应与时俱进,用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子女,学会和孩子和谐相处!学校教学中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中亦然,毕竟面对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各异,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不同,家庭教育氛围各异,孩子性格迥异的复杂性,所以,我们应全面深入了解自家孩子各方面(不单指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尽可能让其发挥自己的优势,多鼓励,少打击;多倾听,少唠叨;多沟通,少指责;多信任,少管控。否则,当孩子内心的那扇门如若对你关闭了,那让其重新打开就难了!
流深静水 • 刀入鞘 花绽放
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经历的一场蜕变和阵痛。正如作家麦家所说,熬过去了就是一朵鲜花,熬不过去就是一把尖刀。小心把刀放入刀鞘,让鲜花尽情绽放,或许是摇摆不定的青春里,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只夜行的刺猬,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窥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 有人说,世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的烟花,一种如深流静水。而父母的爱正如这深流静水,唯有不停歇的滋养和守护,才能让“小刺猬”放下心防,变得柔软温顺。电视剧《少年派》中的林妙妙在得知母亲王胜男怀二胎后,觉得父母的关注点一下一子从她的身上转移到养胎上去了,她的心理极度失衡,认为这个二胎夺去了父母对她的爱,于是她内心开始自我封闭,与父母剑拔弩张。直至她瞒着父母深陷个人网络直播不能自拔,学习一落千丈。如若在这个敏感期,林妙妙的父母能和孩子多沟通,多加关注林妙妙的心理变化和日常行为,也就不会有后续的事情发生了。幸好最后及时止损,挽回局面。
快节奏的社会让人倍感工作和生活压力山大,如若孩子此时正值青春期,生活中不免会增加对孩子学业的焦虑。但即便如此,作为父母更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让这种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放松身心;其次,和孩子聊聊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理想,并听听他的学习规划,给予适当的指点,并做好日常监管;第三,观其行,听其言,多关注其心理健康。适当给孩子运动交友的时间,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第四,学会放手让孩子做决定,让其明白选择意味着承受和担当。
青春期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单纯又鲁莽,直率又多变。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做那深流静水,默默守侯,静静滋养,努力克制,不声张,不喧闹,慢慢滋润,包容理解,与孩子共同经历别样的青春时光,参与孩子地成长,让这段青春时光记录下爱、温暖、信任、理想、奋斗和担当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