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4

如果提到“超级奶爸”,恐怕没有人能比得过梁启超。


梁启超被称为“史上最成功的父亲”,九个儿女个个成才,且文理工兼备,成就“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


梁启超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是继承了传统以修身做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其家庭教育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德育、智育、情感教育融为一体。他首先是一个对子女充满“爱情”的爸爸,留下了400多封给儿女的家书。


从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中,一个活泼、慈祥,循循善诱和言传身教的父亲跃然纸上。


重读梁启超400多封家信,明白了以下5个教育的真相。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教导孩子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他希望梁思成,长成一个活泼有春气的孩子,就心满意足了。


梁启超这个不要成绩,只要健康的父亲,培养出的全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学习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照顾好身体、劳逸结合,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



真正的强大是,乐观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


梁启超认为,教给孩子树立通达、强健的人生观,比教育他们学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这种通达、强健的人生观能让孩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真正需要强大的,不是你的外壳,而是你乐观的心。


梁启超在教育子女中,尤其注重乐观心态的培养。


他说: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


他不仅用语言教导儿女,更是以身说法,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境遇,他从来没有持续一天的忧虑和生气。


保持乐观的心态,用极通达、极强健、极伟大的人生观,影响着每一个孩子。


心态比学问重要,乐观的心态,是对人生真正的担当。


家庭条件再好,父母给的再多,也不如自己拥有一技之长的能力,和一个乐观的心态。


很喜欢梁启超这句:“处忧患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好的教育不是尽你所能提供物质条件,而是培养一个积极乐观心态的孩子,乐观使他强大,能为他的一生遮风避雨。



好的父母,教孩子尽责尽力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1923年11月5日 《致梁思顺》


梁启超教育孩子,尽职尽责就是第一等人物,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干大事、创大业,其实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即便做成大事,也会很快失败。


他告诫子女们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干一行就要精一行。


梁启超的子女们也都很争气,都有各有自己的成就,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他们学贯中西,善于把自己在国外所学的先进知识技术运用在祖国所需要的研究上;


他们都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干好本职工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