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土人才作为服务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第一资源和最佳驱动力,其作用发挥直接关系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因此,要摒弃陈旧观念,破除使用壁垒,明晰目标任务,找准定位,精准发力,“逐本舍末”,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队伍。
选好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基础,是推动进步的前提。“外引”和“内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单一侧重其中之一,就会导致人才结构不佳、人才基础不牢、人才作用发挥不到位。要改进乡土人才引进方式,聚焦乡土人才素质好不好、能力强不强、服务准不准等方面,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按“招才引智”和“育强本土”相结合的原则,以契合乡村所需、群众所盼、干部所想为标准,外引“优才”,内培“栋梁”,把优秀的乡土人才识出来、引进来、选上来,进一步强化乡土人才合力,汇聚乡土人才智力,实现“本土与外来”“本地与外地”的有机融合。
“借”不如“有”,“有”不如“优”,“优”不如“用”。乡土人才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把干事创业的平台搭建好,把服务乡村的载体提供好,让乡土人才有施展拳脚的舞台,有用武之地。要破除“重拥有、轻使用”的狭隘人才观,既不把乡土人才“束之高阁”,也不把乡土人才“随意下派”。变“求才若渴”为“用才有道”,从竭尽全力“求才”变成不拘一格“用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突出产业急需、项目急求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按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将乡土人才精准择优到村到组,到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到项目推进的最前线,实现乡土人才所学所长与地方需求的双向匹配。
激励保障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之举。乡土人才之所以流向乡村,源于对“三农”的热爱、对基层一线的深厚情感。要扭转“学而优则仕”的老套观念,以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为导向,正确处理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的关系,着力在增强乡土人才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上下功夫。采取给平台、给机会、给认可的方式,按照乡土人才的个性特征和专技能力,有针对性地创建科技成果转换和运用的载体,让有真才实学、有突出贡献、有显著成绩的乡土人才得到最大奖赏,引导乡土人才深深扎根乡村、服务基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为振兴乡村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