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学习心得难产,似乎又开始给自己设置各种条条框框。
自从发现随意发散写自己比较开心后,就不太用原来熟悉过的清单体了,所以有时候兴致不高的时候,就不想写。
然而,就像克里斯托夫.尼曼在《设计的艺术》中讲述“插画”时,提到了自己想要做好一件事却没灵感时,“神经紧张,脾气暴躁”,工作太顺利时又怀疑自己,觉得肯定哪里出了问题。
你也会有这样的时刻吗?怎么看自己都不顺眼,觉得哪儿哪儿都不顺……
他呢,克服恐惧的方式,就是告诉自己“这是工作,而已”。
而我,会默默跟自己说,“这都是生命的体验,不管结果如何,不必太在意。”我不能说这会让自己放下全部的压力,但是,至少能让我动起来。
而只要行动,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蒂莫西.费里斯在《每周工作四小时》里,说很多人高估了改变、微退休需要的成本,所以,做着富翁一辈子努力的事情:努力工作,攒很多钱,等老了找片海滩,晒太阳。殊不知,他想要极力劝说走商业化路线的渔夫,早已过上了这样的日子。
也许你会说,渔夫的生活朝不保夕,看海吃饭,哪儿有有钱人的豪气,想上哪儿晒太阳就上哪儿去?
可是呀,“汝非鱼,安知鱼之乐?”当然了,我也不是富翁体会不了他们的快乐就是了,哈哈哈哈~
这个世界,有悲有喜,有苦有乐,有聚有散,才让生活在其中、用心体验的我们,生命更加完满,不是吗?
好吧,我自己最近比较矫情,是因为看哲学书看多了又没看明白所致。
巴特,我享受这个不求甚解的过程,这就够了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