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参加团体项目?

女儿来信说自己报了学校的戏剧团和合唱团,还没等我回应就迫不及待的说多么多么好玩,老师带领的也好,想当初在报名的时候还犹豫不决,怕被拒绝、怕自己难以融入、怕自己英文不够好被笑话……。除了她表达了她这些心理活动之外,我注意到了她描述的另一个细节,就是她是唯一一个国际生,其他学生都是本地学生(加拿大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让我回想起来,其他家长也提过像戏剧或合唱这种团体项目,中国学生都望而怯步……。这是普遍现象吗?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老师或家长也都心知肚明,我们在集体合作项目上需要付出些努力,这不是为了要迎合他国文化,也不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某种能力,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孩子也可以说我们作父母的自身要增加和加强一些重要生命特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一些孩子交流这个话题后,发现孩子不是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而是里面有两大障碍,一个是怕……,和女儿表达的如出一则。

另外一个是不懂如何在团队里配合,就是不确定自己如何在团体中的定位或角色。我个人认为,要先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一个也就不是问题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能先在身份认同上有健康的认识,这是和谐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我是如何看我自己的?我都有哪些品格和性格方面的优势?我的哪些短板让我没有底气?别人对我的看法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当我被拒绝时会有哪些正面积极的想法,还有哪些负面的情绪?…………,以此类推的自我对话,我们会发现这些对话又将我们引到了人的信念系统,就是我们相信什么可以作为你我处理问题的依据?孩子们的三观形成都离不了他们周边生活的环境,这包括他们背后的家庭(小环境),还有他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城市?农村等都是可以影响他们三观的大环境,但都不能取代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分析来分析去,还是回归到自己身上,就是作父母的要重视起来。学校,老师还是社会等大环境都不能代替,也不能越过我们来影响我们的孩子,除非我们要放弃教养自己的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且听山泉叮咚,清脆如玻璃碎了 在山风的肩上,打一个响亮的榧子 径直走进一段节选的散文 秋天的颜色,被渲染 ...
    金永辉煌阅读 1,467评论 10 11
  • 日常办公中有时合约合同电子档需要签字,麻烦的老方法是: 1.将email附件的电子文档打印出来2.在打印出来的纸张...
    05mac_大雄阅读 8,370评论 0 50
  • 群主之前发那个《每天节省两个小时》。我觉得。要是不刷手机,确实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更重要的是,保护眼睛。现在视力差的...
    去社阅读 242评论 0 0
  • 提到戏剧中“扮相”一词,觉得很妙。她说,不吵架是因为不敢真实的相处,大家都扮着,扮着那个好一点的相。这从另一个角度...
    摄影师柳丁阅读 12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