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lù)。
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开篇写佳人身世,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五年,长安被攻陷,一朝之间原先的贵女沦落天涯,隐居幽谷,此前身为高官的兄弟被残杀,死后尸骨都不得见。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
合昏尚知时,鸳(yuān)鸯(yāng)不独宿。
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此段写佳人被丈夫抛弃的不幸,本来经历乱世已经够不幸,没想到夫君对她得情意更轻薄,这才是人行到水穷之处,外在的苦难摧残人的意志,但如果还有人一起支撑也不算什么,如果最亲最信任的人也来心口上插刀,也就连最后一丝慰藉也没有了。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或许有人撑不住从此了断此生,也有人真正回归自我,那么此后任何事也无法打败她了。这个佳人是后者。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jū)。
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佳人宁愿在山中守贫,也不愿意再出山去浊世中讨一顿饱饭,仰人鼻息,让相依为命的侍从卖了珠宝,维持家用,扯了萝曼修补房顶,她也并不再戴花,反而喜欢松柏枝。松柏,修竹都是君子品行高洁的象征物,此时的佳人形象已经立起来。
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读过这首诗,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破败的茅草屋的院落中,一位美貌却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黄昏里,衣裳单薄,孤独却直直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手里拿着一捧松柏枝,眼神里有和她的落魄不相称地坚定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