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琐事、联想和人生感悟31:时间是良药,熬过去便是新生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遭遇诸多令人不悦的烦心事。比如开车时,偶尔会遇到不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在医院排队挂号或取药时,总有人试图插队;工作中,可能会面临领导的误解与刻意打压、同事的傲慢与故意刁难、下属的恶意诽谤;生活里,或许还会遇到亲戚的目中无人、同学间的互相轻视等种种不如意。这些经历虽令人烦恼,却也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就经历了不少令人头疼的事。记得有一次,车间设备出现故障,厂长询问故障原因时,车间主任并未到现场了解情况,仅凭主观臆断便称是下面的技术员点检不到位、接错了线。厂长因此严厉批评了我们车间的所有技术员。我感到十分委屈,于是在会后向厂长说明了真相:故障是由传感器质量问题引起的,与维护工作无关。然而,不知为何,厂长却因此对我心生不悦,此后在厂里的大小会议上多次点名批评我。同事们纷纷问我是否得罪了厂长,我却百思不得其解——我不过是如实陈述了事实而已。这件事让我困惑不已,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不必过于较真,尤其是面对领导。从那以后,我在厂里发表意见时,虽仍会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却绝不再反驳。

刚上班时,车间主任常在会议上对我们说:“你们这些人,上班就是混吃等死,每天痛苦地熬到下午洗完澡就溜了。”这话听起来确实伤人。我心里暗想,我可没有混日子啊。于是,我向旁边的一位师傅抱怨:“他这是说谁呢?”师傅却告诉我,那些从工人岗位上来的领导大多都这样说话,让我别放在心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行。慢慢地,我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环境。

在一次加热炉改造项目的论证会上,乙方询问出炉速度(即拉钢速度)应设定为多少。我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回答,正常生产时每两分钟可出炉一块钢,最快能达到一分钟一块。然而,年轻的厂长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立刻反驳道:“尽瞎说!一个班的生产时间是八个小时,总共480分钟,产量最多一百来块钢,平均下来每五分钟才能出炉一块,哪有那么快的拉钢速度?”我本想和他争辩——我的数据是经过实际测量得出的,并非简单计算而来。我很清楚,厂长算的是平均拉钢速度,但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加热炉在加热或待热时是不出钢的,而我们评估的是加热炉的拉钢能力,必须按最高标准来衡量。这就好比汽车,在市区行驶时速度可能只有三四十公里,在高速公路上能达到一百二十公里,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的最高速度就是一百二十公里,更不能等同于每天行驶的平均速度;要是把等红绿灯的时间也算进去,汽车的平均速度可能只有二三十公里。但转念一想,何必争执呢?就让他那样说吧,毕竟二十年前的那次教训还历历在目。后来,建成的加热炉不到两年便无法使用了。

开车时,我也遇到过不少令人不快的情况。有一次,我为了礼让行人而减速,身后的司机却骂骂咧咧,言语十分难听,我没有理会。还有一次在厂区内,因为着急回家,我超了一辆车,大概是惹恼了那辆车的司机,他迅速加速拦在了我的车前。我坐在车里一动不动,没有发火,也没有与他较劲。见我毫无反应,那位司机最终悻悻离开。

其实,人生中的大事也并非不可逾越。父亲去世后,我曾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多年无法自拔。我性格内向,葬礼上哭不出来,回到家里也哭不出来,心里的痛苦无处宣泄,格外难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走了出来,如今状态已基本恢复正常。

曾经,我对本职工作充满热爱,临近退休时,总担心离开这个熟悉的平台后,再也不能从事编程、设计项目、处理故障等工作,生活便会变得毫无意义。但多年过去,我还是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

病重的那几年,我身上几乎所有关节都肿胀疼痛,难以忍受,还天天发烧;那几年的多次疫情,我也一次都没躲过。当时,我无法正常吃饭、睡觉,甚至不能吃任何有味道的食物,只能靠吃鸡蛋维持生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最终熬了过来,如今吃饭、睡觉、行走都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时间真的是世界上最神奇的良药。只要你能耐住性子,心怀希望,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一切都会逐渐好转。那些曾让你痛苦不堪的抑郁、悲伤、疾病、伤痛、毁容,那些曾让你心灰意冷的恶语伤人、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那些曾让你纠结不已的地位、金钱、名利、面子等,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正如人们常说的,七年之内,人身上的所有细胞都会更新一遍。也就是说,最多七年,你就会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重新满怀热情、热烈拥抱美好生活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