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在关注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年的高考几乎不亚于1977年的高考。学生因为疫情中断学校学习,在家自学,即便开学集中学习,也是比较短的时间,所以考验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高考,被很多人诟病,但是,对于我这样,可以说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人来说,还是认为高考是当前情境下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如果没有经历高考上了大学,我应该还会守在小城里,或许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也许会生几个孩子,谁知道呢,总之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我。 高考,上大学,并没有给我大富大贵的生活,但是衣食无忧,我还是感谢高考。象我这样,来自小地方,没有什么见识,上大学前去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通过高考,走出小镇,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些小时候觉得遥远的地方也都不再遥远。这些眼界,都是高考给予的。经常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我不知道他是否努力过。我不能说我有多努力,也许我只是幸运。是的,象我这样,没钱没关系没后门,居然也能找到工作在城市里扎根,多少都是有点幸运的吧。 26年前的今天,我也曾坐在教室里,做着那些改变了我命运的试卷。那时候,我们没有送考的家长,一切靠自己。我记得,坐在后面的同学偷偷摇我的椅背,要求我给他看答案,很是影响我考试的心情。不知道他考上了没有。高考前的一个月,我自己给老师留了一张纸条,就跑回了家。其实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了。但是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压力巨大,我也不会逃跑。现在我们看孩子学习,常常觉得有什么要紧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压力不需要别人强加,自己身处那个氛围之中,自然而然会背负压力。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对我的学习提过什么要求,但是我居然压抑到逃回家中,足见考前是如何山雨欲来的紧张。在家中呆了一个星期,老师又把我叫回了学校。我顺利地参加高考,上了大学。 上学的时光,虽然懵懵懂懂,但是依然是最幸福的时光。现在看那时候的日记,看到自己会因为考不好难受,会因为浪费了时间自责,我自以为的超脱其实都是假象。我以为我自己不注重分数,我以为自己没有那么用力轻轻松松就考上了,那不过是自己骗自己。我记得宿舍里有同学每天晚上关灯以后在被窝里亮着手电看书,我记得我自己几乎都是最后才去打饭,食堂里几乎都没有什么人,也没有什么菜了,打菜的阿姨常常给我的碗里浇上一勺肉汤(特别感激这个阿姨,到现在都还记得她的样子,只是不记得她的名字了)。那时候有一道菜是鸡皮炒木耳,阿姨就给我浇这个菜汁,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一直觉得这个菜很好吃。高中生涯,除了打菜的阿姨,还有图书室的老师,都给我留下深深的怀念。每天下午课后到图书室看书的时光,到现在都觉得很美好。图书室的老师亲切得让我铭记一生。我常常怀疑自己是受他的影响,才我选择了现在的工作。 读书,上大学,对于长长的人生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路,但却是一条相对简单平坦的路。有句话是,你不想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所以,如果可以,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得了学习的苦,少吃生活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