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檀 青春语林 今天
01
逆旅就是旅店的意思,我第一次对它印象深刻,大概是在高三的时候,有一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头有一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了不得,一点就透,时间、空间都出来了,而且把时间当实体,当“过客”。只可惜没有研究它们的本质,否则中国的牛顿、爱因斯坦,恐怕也就跟着出来了。
当然,我们不能太过于苛责,更何况是一个浪漫的文人。
先前读王小波的文章,批判国学有些意思,但他纯粹以科学为标准,未免偏于狭隘,可能与他生活的时代有关,总期待着有一些不一样的变化。这是我自己的观点,我知道喜欢小波的人很多,我勉强算一个,虽然接触他的作品并不多。
小说我一般不看,《沉默的大多数》是杂文选集,我买了一本,看了,觉得挺好,或许还可以更好。我和小波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对于科学情有独钟。
02
前天晚上和Y君聊天,他还是在背古诗文,用功得很。我不同,我已经离开诗词、离开传统文化很久了,早就那么“风骚”不起来了。
艺术我搞不起Y君问我手头都有哪些书,我一看,寥落的很,屈指可数。几本物理书,几本数学书,几本逻辑书,再加几本经济学的书,再加几本应用文写作的书——都快把自己武装成理工男了。但我不适合做理工男,数学不好,物理不错,但那也是中学时代的前尘往事,不提也罢。
中学时代还有一个物理不错的同学,后来学画画去了。我大学的时候也学过一阵画画,西画一窍不通,中国画初窥门径,后来就学“搬砖”去了。艺术我搞不起,搞不得,否则就会被艺术搞。我倒是希望有个富婆看上我,欣赏我的才华,让我走上人生巅峰。现实给我的打击不小,那门槛太高我太矮,跨不过去。
虽然我对于科学情有独钟,但我也明白“李约瑟之问”是没有道理的。
一花开两叶,不止两叶,人类的文明都不简单。回头细想,明白了钱宾四先生的期许,“温情”与“敬意”,两个词都不简单。王小波批判国学,批判当时的社会,顺带着批判了一把未来的社会,有道理,不像我,早就拿出了原谅的法宝。
那话怎么说来着?要想生活过得去……那不行,鲁迅先生我也喜欢,他是一个都不原谅的。我替他累!
03
给我个文人的称号,是Y君的定论。说我是文人的不止他一个,原话不一定如此,背后的意思大差不差。
我曾经在相亲的路上,与三个女生擦肩而过。准确来讲,有一个小姐姐连肩都未擦,连面都没见着,就是因为她是我“姐姐”。
有一个评价我气质斯文,是个文化人,可以试着交往;她对她自己也有一个评价,说是对于外表,她并没有那么在乎。还有一个去了我家,看到我到处堆放的书,连连称赞,说是只在电视剧里边才有这样的男主——我估计她是不看韩剧的!
他们对我的印象,都离不开一个“文”字。无缘无故,我竟然沾惹上了“气质”,受宠若惊。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已经有这个气质了。
我的姑嗲嗲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会做篾匠的活计。他还在世的时候,经常对我的父母说:“这两个孩子,一文一武!”“武”是指我的弟弟。但真正想要习武的,是我;霸气侧漏,拿着铁棒舞得飞起,把小伙伴们打得飞跑,骨骼清奇!父亲见状,差一点就把我送到嵩山当俗家弟子,为什么最后没去呢?好端端的,错过了一位大明星。
从武改成了从文,从理改成了从文,百川汇海,殊途同归,这叫做“天演论”。我的天,什么时候变的呢?我不清楚。
我只记得现在有一个人给我取了一个“学霸”的称号,小时候她喜欢打人,现在也喜欢,霸气侧漏,把小伙伴们打得飞跑。
也许就是因为受到了她的威胁,打输了,没脸见人,从此被迫转移了阵地,拿铁棒的手拿起了钢笔,十多年后,敲起了键盘,变成了有气质的文人。
我的这个习惯,大概许多朋友都已经意识到了,最起码Y君是意识到了的——这段时间我经常回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我已经到了一定的年纪,我的因缘已经到了一定的节点,是时候安排“后事”了。
百川分流,在《水浒传》里边,是前四十回的内容,人生如是,三十而立的古训,不应该批判。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到达高潮,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金圣叹腰斩全书,我于英雄有不忍之心,一百二十回,“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徒增悲情,要它何用?
04
昨天晚上和Z君聊天,故人相见,分外亲切。
她给我说了几点感受和感悟:第一,男人结婚不用急,以她为例,她的老公三十岁才找到对的人;第二,生活一定要有目标,否则虚空的努力,只能造成虚假的繁荣,很难持久;第三,结婚之前一定要有存款,今后的生活纷繁复杂,手头不紧,心头不慌。我深以为然。当年的小女孩也知道教训我了!相信一个月之后,她会是一个很好的妈妈。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文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文人。”原词是苏东坡写的,《临江仙·送钱穆父》,我改了一个字,以突出我的嘲讽以及我的无用。我也是文人?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苏子云:“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END
作者:张檀
院校: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90后,湖南人,喜欢读书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