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时间管理理论(把事情分为四类):重要紧急的事(做的太多,压力会特别大,你的精神可能会崩溃,而且容易忙中出错)、重要不紧急的事(如学习、锻炼身体,陪父母,陪孩子玩,培养下属等,优先去做,这样重要紧急的事情才会变少,因为不去做它,它们都会变成重要紧急的事反过来压迫你)、不重要紧急的事、不重要不紧急的事(这些事情不做不会对生活有任何影响,如果整天做,你的人生会变得特别没有效率)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要把时间多花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为什么生活还是忙忙碌碌一团糟呢?孟子说过: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把你放在外面那颗心找回来)。中国集大成者王阳明知行合一。这也是佛教所讲的正念。就是因为无法专心。
有的人效率高,事多,有的人效率低,同样事多,为什么自己身上的压力会与日激增?你要知道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事,都可能会反过来控制你。就是这个事本来没那么严重,但是你表现出来特别多的焦虑,气的一下午说不出话,晚上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那不就是反过来控制你了?或者这件事你早该处理了,但是你总是懒,拖延,不想做,所以到最后这件事变得特别严重,反过来控制你。很多人对于一些事情要么过分关注,要么不屑一顾,就是因为他无法做到心如止水。现在就知道孔夫子所讲的中庸有多重要了。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方法(GTD),只要按照这个步骤,基本上就能够做到心无旁骛的处理一件一件的事。作者在二十多年培训生涯中发现,学会对生活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加以控制,可以有效缓解自己的压力。即困扰我们的可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有一件事情放在那没做给你形成的一个隐形的压力。你总在心里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想那件事,管理那件事,这个会导致你眼下所做的事效果失真,变得很糟糕。方法:给你一个工作篮,把你要处理的事全都记录在里面,并留出处理这件事情的时间,然后你就忘记它。按工作篮记录一件一件地处理。用这个方法来规划工作和生活,你会发现你的心平静了许多,不会轻易被外在东西所带走。
要把工作篮做得更好,我们用到以下方法:
1.了解自下而上的行动管理。一般观点认为最恰当做事方式是先确定总体目标,然后定义主要目标,最后集中到实施细节。而自下而上是说与其你的眼睛整天盯着远处的目标,不如先把自己身边的一些小事给弄好(换一条合适的泳裤),你才能全身心为未来的目标服务。行动管理的最重要技巧是把一切事物赶出你的大脑。让大脑只负责处理眼下要做的事,因为你在反复思量同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件事并没有推进。
2.准备工作,给自己一个行动触发扳机,比如一张好桌子,只要往这张桌子这一坐,马上就容易进入工作状态,建议不要与别人共享,还要给自己准备一个移动中的工作区。
3.收集阶段,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物和信息,无论大小,轻重缓急。有的人时间管理只管理工作上的事,但实际上导致他效率低下的是家长里短的事,它也会使你分心,烦乱。其实这些事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为他们烦本身就是不对的。而事实上处理这些事的时间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只不过你一直拖着会造成你和他人情绪上的变化导致这些事变得更加敏感。
这个工作篮的数量必须限制在你可以应付的最大数量之下,并且定期清理收集工作。就是你不能把它放在那里越堆越多就不管它了,你要保证它越来越低,定期处理。
外在收集工作包括你周围的环境,不要有特别多冗余的堆积,因为那种东西会帮你耽误事,内在的收集工作主要指搜索那些任然存储在脑海中的事项,把它写下来,建议一张纸就写一件事,处理完了这张纸后,可以再下面写下你的处理方法,存档。
4.处理阶段即清空我的工作篮。这并不意味着完成你所收集到的所有工作,因为你所收集的工作未必一定都得你来完成,但是你必须得处理他们。有三个原则:首先处理工作篮最上面的事物,就是你比较着急的。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很多时候会做一半放回去然后再做下一件,这样会导致你做了一半忘了,下次还得重新做,特别浪费时间。第三,永远不要把任何事情再次放回工作篮。当然有时候遇到问题处理到这一步还没结束,这个时候你要权衡要么立即执行把它做完,要么指派他人,或者延迟处理。如果延迟处理,你就需要在工作篮上记下来把它变成一件新的事。或者是现在根本决策不了的,三年后再说可以放在一边,或者只是作为参考资料收集起来。
5.组织整理阶段。有了愿景以后,第二步重要的行动叫做关键要物。
6.回顾阶段:保障系统有效运行。
回顾我们应该关注哪一部分内容?看下你的日程表。
安排什么时候进行?看下你的行动清单。
回顾应该怎么进行,隔多久进行一次
每周回顾那些悬而未决的事,核查下你的关键要务有没有推进,原因是什么,怎么排除它,才能保证每周都有新的变化发生。才能帮助你在忙乱的生活当中谨记最重要的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把握自己的方向。
7执行阶段:每个人在处理任何一件要发生的事,大脑都有5各阶段:一定义目标和原则;二展望结果;三头脑风暴,有几种可能和方法;四组织整理;五明确下一步行动方案。
为什么越精明的人,延误的事情会越多?事实上在那么些最聪明的人所列的清单上,未解决和未确定的事情数量也是最多的,因为他们的感悟能力可以在大脑中充分展现出执行工作时将会遇到的困境,以及如果工作失败了会带来怎么的负面影响,瞬间就变得躁动不安,然后就放弃了或者拖延。
为什么有的人愿意跟别人炫耀自己有拖延症?因为他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全力以赴之后还会遭受批评的可能。
别人的批评真的那么重要吗?当你能够想明白你在别人眼中并不是那个唯一的,被整天盯着的焦点人物你完全可以放松一点。行所当行,做你自己该做的事,到点了就做,别拖延。
为什么像许三多这样的人,反倒能够把一件事很快做出来?大脑越简单,做事的执行力反过来会越强,因为他们顾忌,心中的斗争和纠结这种东西会减少。所以人一定要能够学着活得简单一点,活在当下。
如果你想把时间管理做好,做一个高效率的人,你一定要学会关注事情的结果,就是在脑海中对结果有一个正确的预期,正面的预期(如我现在要想出一个方法好让我能够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当你脑海中有一个正面的预期的时候,你才会更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因为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当你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可以描述的目标在那,机会迫使自己去做确定下一步行动到底是什么。
拖延症的同学经常问到底该怎么办?其实应该反问下自己,你到底想不想改变,如果你希望改变的话,你能够想到你改变以后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能清晰描述出来的话其实改变的动力就已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