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典管理学理论到近代再进入现代管理学理论,人的重要性不断得到重视。参与式管理(Management byparticipation)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各种人性假设理论而生,逐渐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由于参与式管理把人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因为具有许多传统管理方式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常用的执行式管理,相较于参与式管理,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例如我,如果需要我去做一件事情,我希望知道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我既不能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能浪费企业支付给我的薪酬。
执行式管理,就是领导让干嘛就干嘛,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要能够在领导提供的条件下,能得出理想的结果及㐓了。只需要关注与工作本身,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如同一个设定好的程序,提供一些条件,输出一个结果。
参与式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让下级和员工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组织中的重大问题,他们可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参与式管理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一种成就感。员工因为能够参与商讨与自己有关的问题而受到激励。参与式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正是这种个体与整体利益的相关性,会引发个人对工作的思考,从而了解到为什么会产生这项工作,理解产生这项工作的意义,知道完成这项工作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知道处理好这项工作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总体结果。
相比较于执行式管理,其优势在于,利益相关的代入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引发员工的积极思考。例如,产生这项工作的原因可否避免,若不可避免,可否改进现有工作方法,能否使用已经产生的结果使效益最大化,产生更好的整体产出。由参与管理层决策产生的整体认识,引发员工对岗位价值的思考,堵个人关键能力的思考,对晋升标准的思考,对职业前景的思考。
与此同时,参与式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缺点,第一,会影响工作的反应速度,参与式管理的模式会让员工对整体事件,对人与工作的关系产生思考,而不仅仅是关注手头的操作性事务,此种问题在操作性越强的岗位上表现得越明显。
其次,影响被管理者的服从性,提高管理难度,员工希望对工作的认识由操作进入到知其然,之后进入到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势必会产生一些与管理层相悖的想法。
第三,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对参与程度的掌握,处理员工与管理层的关系,工作推广等。
参与式管理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前进方向,其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在推广全面后由于员工自主性增加,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由对同一问题不同角度的切入,可产生头脑风暴式的结果,多选择性代表着更多的成功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参与式管理,譬如流水线等操作性非常强的工作岗位,效率是第一位,知道的多或者少,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