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假对睡眠很有兴趣,仔细看了看《睡眠革命》,颠覆了我旧有的睡眠观念,里面提到一些建设性方法,的确可能让你:只睡6小时,白天自然醒。
我们平时对待睡眠是非常随意的,不定时入睡,完全凭借感觉,感觉良好就马上睡,感觉不好就熬会夜,起床时间也有所浮动,一件很随心的事情(我认了)
01
常人对睡眠还停留在8小时的观念,以此为睡眠是否充足的判断依据。
其实8小时是个很现代化的概念,工业革命以前,也就是人造光源出现以前是不存在这个概念的,甚至那时候的人不可能睡8小时,那时候的人类过着比较贴近自然的生活。
并且这个标准也很奇怪,很多领域的行为都不存在严格的标准,比如锻炼多长时间,每天消耗卡路里的量,摄入盐,糖等物质的量,但唯独睡觉是一刀切:8小时,我们也都欣然接受。
但每个人身心情况各不相同,睡眠也应该因人而异,有一少撮人的确每天只睡3-5小时就足够了,而且起来还精力充沛,比如撒切尔夫人,现在的川普总统;
也有不少人,晚上要睡9-10小时,才能保证健康。
但这两类人占比都很低,尤其是前者,全人类占比不超过1%
02
《睡眠》提出了R90睡眠方案:以90分钟为一个睡眠周期,常人晚上需要4个或5个睡眠周期,也就是6小时/7.5小时。
也就是周期为单位睡眠,而不是时长,要麽睡6小时,要麽睡7.5小时。
90分钟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人体经历各个睡眠阶段所需的时间,组成了一个睡眠周期,这个周期结束就进行下一个周期,直到4/5个周期结束,天亮醒来。
并且失去的睡眠无法弥补,原因很简单,睡眠的质量不是以时长为单位衡量,而是以周期为单位。
我们晚上睡觉,需要经历足够的浅睡眠、深睡眠、以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并且在4-5周期里的占比不同。
所以晚上睡眠出现问题,白天没法弥补这些周期。
03
如何实施R90睡眠方案?
先确定自己是早起类型,还是晚睡类型的人,其次选择自己能够起床的最早时间,固定下来,不要变化。
接着往后算4-5个周期,就是你入睡的时间,除此之外,还得算上你平时能入睡的准备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
举个爪,某猫自由职业,能够起床的最早时间是8点整,如果要睡5个周期的话,就是7.5小时,就必须在凌晨00:30分入睡,再算上15分钟的准睡眠时间,需要在凌晨00:15分左右准时钻进被窝。
可以先以5个周期试验一段时间,如果感觉良好,就可以试着缩短到4个周期,计算方式一样,反过来就增加到6个周期(很少人需要那么长的睡眠)
切记,睡眠以周期为单位,不是时长,所以必须把起床时间彻底固定下来,但可以调整入睡时间。
如果平时睡5个周期,但今晚因为工作比较忙,可以延迟入睡,以起床时间为标准,缩减到4个周期睡眠。
如果处于两个周期之间,比如4.5个周期,先不要入睡,用0.5周期的时间做些简单的有利于睡眠的准备工作,到了下一个周期再开始入睡。
不要贪那0.5个周期,R90的核心是周期性的高质量睡眠,不是时长睡眠。
固定起床时间非常重要,对于生物钟的管理意义重大,并且通过固定起床时间来改善睡眠,是最直接高效的方法,只有改善生物钟,才能做到睡到自然醒。
04
《睡眠革命》的睡眠不是单纯的睡觉,而是一个身心修复的过程,让身心达到最佳效果,能够高效地工作学习(脑子转得快一点,精力充沛)
R90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固定起床时间,以及周期睡眠,也有一些搭配的方法,下次再跟大伙分享咯~
只有避免孤立地看待每晚的睡眠,把睡眠当做周期性、系统性的动作,才能做到睡得刚刚好,表现出高质量高效率。
敲黑板,总结一下:
1、睡眠不以感觉为基础,需要一整套周期性、系统的睡眠方案
2、8小时睡眠是很现代的观念,周期睡眠更符合人体规律
3、R90方案最核心是固定起床时间,管理生物钟,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常人需要4/5个周期的睡眠就足够了
4、如果卡在两个周期中间,跳到下一个睡眠周期再开始入睡
5、失去的睡眠无法弥补,人体需要足够的浅睡眠、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并且在4-5个周期里的占比不同
这次假同学只简单分享一下,下回分享些睡眠细节,祝你是6小时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