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了趟老家再回来发现我们家小宝贝的有明显变化,具体原因先不谈,就在爸妈面前各种撒娇耍赖脾气大,晚上睡觉感觉热了指着客厅出去睡沙发。不如意时假哭耍赖甚至要动手打人…小时候的哄她的方式完全被她识破加不管用,致使我时刻体验了养孩子的困局与错综复杂,因为不仅是孩子在变化,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跟着变化。有的时候根本分不清是我在教育她还得她在教育我了。随着孩子的长大简单的方式越来越无效,因为对象复杂了,对象收到其他影响逐渐超越家长,与其说我们在管理孩子比如说我们在管理我们的焦虑。
什么复杂的事情?比如组装汽车或者手机,有特别多的零件,看上去很复杂,但它是简单的事情,因为零件的数量和安装位置都是固定的,出了问题是可以检测到的,然后进行返工;造火箭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它是多个学科汇集到一起彼此协同,保证要实现的目标万无一失——汽车可以抛锚,火箭不能;但是在生活中比复杂的事情更复杂的超级复杂的事情就是带小孩(教育孩子)了。
火箭专家那么少,而全世界的父母都在教育孩子,它怎么会是一个超级复杂的事情呢?这是因为:被教育的对象接近于“测不准原理”。在汽车生产线上,不管哪个工人装零件,零件是不会变化的,因为汽车是事先设计好的,整个生产线是固定的——你要处理的对象是不变的,这也类似于树上的苹果,不管你摘几个,它的特性是相对固定的;而小孩作为被教育对象,类似于树上的鸟,教育是对他进行的干预;不仅教育是干预,观察也是:小孩自己玩得好好的,你走过来,他的状态就不一样了,或者他在爷爷面前是这样,奶奶面前是那样,在这个人面前很淘气,在那个人面前很乖等等。小孩这时候也没有伪装,他只是在不同场景,面对不同观察对象和不同教育者的时候随时发生变化而已。
教育作为一个行为,时时刻刻都在改变被教育对象。你教育小孩的时候,同样一句话,他今天听到的反应和明天听到的反应可能是不一样的。教育本身就是在时时刻刻改变被教育的对象,而且你还不知道他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当你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话、同样的手段来教育他的时候,你发现他已经不是他了。造火箭虽然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火箭的整体设计图和构架是不变的,而孩子作为一个干预对象,在时时刻刻发生变化。火箭不能抛锚,孩子更不能抛锚——等他到了18岁,问题出来了,你想返工一下,退回去重新组装,不可能!
教育行为只是影响孩子的一种变量而已,他还要接受各种各样其他的东西,而教育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这个孩子接受到的其他教育或者影响。我们常常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好,就用别人家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时不要说教育,甚至你只要一提到“别人家的孩子”这几个字,你孩子的身心都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巨大变化——孩子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