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很多事,山东寿光和广东汕头两个天南地北的城市前后遭遇水灾,受灾人数百万计,经济损失高达百亿。
除了天灾,还有人祸!
如果说在天灾面前,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那么人祸,无疑将人性丑陋的一面揭露得赤裸裸。
8月24日,滴滴顺风车再添命案,而这距离今年五月份的“空姐遇害案”仅仅过去三个多月的时间。
8月27日,江苏昆山龙哥砍人遭反杀案因其戏剧化的情节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成为众多网民在荧屏前键盘下的谈资。如果你不知道“龙哥”和“白衣刀客”所谓何人,那你大概率要被调侃“你也网上冲浪”了。
9月2日,网上开始出现国内某商业巨擘因涉嫌性侵而被美国警方羁押的传闻,其社会影响更是巨大,各新闻平台争先恐后地推送着相关新闻,而论坛里的网民则炸开了锅,调侃、谩骂、怀疑等声浪绵绵不绝。
就在这些热点头条下,还有一些声音被削弱、淹没。
这些事件不涉及商业巨头,没有反转剧情,但却是社会一直以来的顽疾,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
8月25日,四川德阳安女士不堪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在自家车内吞下五百片安眠药后抢救无效身亡。
安女士生前曾和丈夫在泳池与人发生冲突,警方介入后让双方私下协调解决。
事发次日,涉事另一方前往安女士极其丈夫的工作单位吵闹,要求单位将两人开除。随后又将剪辑过后的录像视频上传至网络,被一些媒体大量转载,安女士及丈夫的个人信息也遭到披露,并在网上流传,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抨击谩骂安女士及其丈夫,对夫妻二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与压力。
一个短视频,只要稍加以文字引导,便可以让观众断章取义,产生曲解,进而引导网络舆论。
特别是在一个流量至上的互联网世界,网络新媒体的发文讲究热点爆点,加上视频图片,使其直观生动,力求引起读者讨论。
部分网民则在荧屏前扮演着审判者的角色,不分青红皂白,拿起舆论作为武器。稍有文化的以道德法律审判之;胸无点墨的则诅咒之、谩骂之,尤其爱问候他人的祖宗,关心他人的生死。
这样的网络舆论有没有用?
稍微有些网龄的都了解互联网早已不是打打网游聊聊天的虚拟世界,很多社会时事都是经由网络发酵传播的,它已与现实世界挂钩,能够对现实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安女士自杀案中,一系列的网络舆论造势与暴力,严重地影响到了安女士的工作环境和个人生活,这是可预见的,所以安女士的自杀,舆论造势者脱不了干系。
9月1日,一名女教师因发表对网络小说《魔道祖师》的不满言论,遭该书部分粉丝人肉搜索后不堪压力选择自杀,幸而抢救过来,但似乎仍有一些粉丝不依不饶。
看到这条新闻,我这样想着:他们在荧屏前肆无忌惮地吹捧着小说,嘴里念叨着言论自由,这时,听闻有人竟与他们截然相反,他们愤怒、暴虐,然后在网络上掀起了讨伐战。
这些人是多么的丑陋啊,他们不像商人自私自利,而是像小鬼,狭隘而暴虐。
类似的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在短短几天里第二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过去十几年的互联网世界,又有多少类似的事件发生,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个惊人的数字。
写着写着,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彼时礼教吃人,还要仔细看个半夜;如今舆论亦能吃人,赤裸裸的。
网络新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是极其方便快捷的,作为一个与文字息息相关的人,我希望它能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而不是违法犯罪的工具、杀人放火的帮凶。
同时,作为使用者,媒体人和网民也应该审视自身,新闻决不是用来盈利和泄愤的,还应该正确地去看待和使用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