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第一节教研课,孙老师上了一节作后讲评课,真心为孙老师的大胆尝试,课堂创新点赞。
这一节课,她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孩子们的习作,到老师的批改;从习作中优点的发掘归类,到不足的总结分析;从习作方法的概括,到写作时的注意事项……孙老师都做了充分的预设,课堂的效果也十分明显,让听课的老师们眼前一亮。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明了。她先概述了本次习作的优点,又总结了不足。然后让同学们读班上优秀的习作,总结出优秀习作的共同点。这样做同学们有依有据,再加上老师的启发、点拨,同学们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收获。老师在同学们总结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炼出了()最后,又让同学们进行了常见的作文病的总结,如:平铺直叙病、虎头蛇尾病、没有中心病等。让同学们写作时有所警觉,尽量避免这些病症。
这一节课也有不足,那就是容量太多,知识面太大,针对性不强。这一节课,老师教了怎样明确文章的中心,怎样进行外、语、动、心、神的描写,怎样选择写作素材,怎样避免种种作文病……这么大的容量,这么多的内容学生们真的很难在一节时间内消化吸收,也就更难内化、运用。
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暑假建刚班培训时,管老师的教悔:一节课不在多而在于精,有时候少可能恰恰是多!我们老师们好像有一个通病,好像总是怕孩子们学不会,一直讲,一直讲很多。我还记得在现场的作文点评课上,管老师对我的指导:语言描写要再细化,是让作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还是说话时提示语的运用,还是说合适的话、恰当的话……如果能向他这样细化归类,那一节课的内容的针对性很强的,内容也会很充实,同学们也会有更为有效,更扎实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