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上看到《心若菩提》推荐就直接下单了。因为之前看过一期曹德旺作为嘉宾的《开讲啦》,感觉曹很有想法。当时他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做企业“术”好学但“道”很难学,一些大企业家最厉害的地方是懂得“道”。第二句是他只会生产汽车玻璃,生产别的玻璃产品属于跨界行为,他没有能力。
我知道福耀生产的汽车玻璃销量全球第一。这是了不起的成绩,所以我对曹德旺先生心生敬意,也很好奇。
收到书后随手翻了翻,立刻眼前一亮。吃早饭时我问家人,你们知道曹德旺做公益捐了多少钱吗?猜个数。他们都没猜对,和我一样,俺们贫穷的一家人想象力都有限,怎么也想不到曹德旺个人就捐了80亿人民币。
书看了一段后我又起疑,这书是谁写的?我重新认真的又看了看作者栏的署名,是曹德旺!难怪写的这么好!读这本书时就像是听他坐在对面和你聊天,讲他的故事,很有镜头感,甚至他小时候的样子都能想象出来。曹德旺说他小时候很调皮,加上家里生活辛苦,他中午都要拾树枝送回家作柴火,夏天下午在教室里睡觉经常被抓到,加之一些其他调皮捣蛋,久而久之成了老师们眼中的坏孩子。只有一位漂亮的林老师对曹的母亲说,“德旺不是坏孩子,只是调皮,好动”。曹德旺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开始放牛挣工分,之后又和父亲学着做生意,渐渐的做生意发了点小财。一天傍晚,林老师来找他,让他帮帮老师的忙,说德旺小时候坐的桌椅已经破破烂烂了,知道曹德旺挣到钱了,因此希望他出点钱给学生们换一批桌椅,可以在桌椅腿上刻上曹德旺的名字。曹德旺听后很认真的和林老师一起算了算账,2000元左右就够,而且把换下来的桌椅修一修还能送给村一级的小学继续用。至于椅子腿刻名字的事可别这么干,曹德旺说他可不想被孩子们一直踢腾。事情解决了,林老师也笑了。“德旺,你是好孩子,当年老师就没有看错”。曹德旺听后“感到万分幸福”,他认为“老师是在为我的成才而骄傲,为我的成功在鼓掌”。写到这儿,我脑海里的画面感又出现了,我也觉得林老师很美,推着自行车离开的时候一定在微笑着。
曹德旺先生在这本书的后记里说起了写这本书的缘由。最早竟然是一些美国人建议的。曹德旺在夏威夷的一次演讲引起了不少美国企业家、官员、慈善人士的兴趣,有些也是他的老朋友,他们鼓励曹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因为他们很想多了解中国,多了解中国企业家真实的成长故事。
昨天新闻看到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0万,而中美之间的舆论战仍在继续。美国是伟大的也是好为人师的,当中国追赶的脚步日益迫近时,中国方面有违美国意愿的声音变得刺耳起来,难道之前没有反对的声音?当然有,但我猜想当时美国并没有把中国当回事,所以比较大度。而中国呢,当高涨的民族复兴热情遭遇冷眼使绊,也自然眼里容不了沙子。是美国变了吗?也许有变化,但其实还是那个美国。目前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形势使然,何况相互间又缺少了解,缺少互信。我非常希望《心若菩提》能出英译本,让那边的人多了解中国人和中国的故事。我也希望更多的了解美国人和真实的美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