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有人揣测我反对吃素?恭喜对了一半,我反对的对象并非吃素,而是某些“劝法”。
事情的起因是,有个朋友经常被人劝要吃素,劝说者可能自己词穷了,便给她发文章。那篇文章让她感觉不舒服,她来问我怎么看这件事。
我曾经看过这类文章,说猪牛羊可能是祖宗投胎到畜生道变的,因此推导出吃肉就是吃亲人。祭出这一招,估计会引发很多肉食者的良心不安,可是行为会不会变呢?很难说,由于轮回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最大可能是一边不安着一边继续吃着,很快这个不安感,便在忙碌的生活中被遗忘。此次劝说者的文章从业力的角度来阐述,吃肉是多么愚蠢和恶心的事情。
我来为大家摘抄几段:
1、觉得肉香,其实是业力所致。众生的业力实在了不得,犹如猫见老鼠,感觉香、感觉好吃;鸡看见蜈蚣、蚯蚓,以为好吃,以至于狮子吃狼或兔子,也是如此。其实污秽不净,并不好吃。
2、吃素几个月以后,再闻到荤菜味,甚觉难闻。倘使吃素的饭碗,被别人盛过荤菜,不刷干净,马上盛上素菜,就有一股荤油味。那荤油味是什么味呢?就像死尸味一样,很恶心、恶臭,就像死猪、死牛、或死人肉一样。再过一段时间,吃过荤菜的碗,即使刷一刷,再盛上素菜,都吃不下去。
3、我们这世对女人欲罢不能,其实上一世或下一世我们很可能就是女人,那时我们对抱着女人亲热就会觉得非常恶心,一心就想抱一个男人——想想自己现在抱着一个男人亲热,是什么滋味吧。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性感了!真是虚妄不实、没有意思啊。
这篇文章的目的——劝人吃素
方法——恶心化肉食,论证却漏洞百出。
1、将人的观点强加给动物,说他们的饮食习惯是不对的,可是你征求过动物的同意了吗?狮子不吃肉,吃棒棒糖么?你不是狮子怎么知道,狮子觉得不好吃呢?
2、作者将荤菜的味道和死尸的味道相提并论,是闻过死尸的味道么?如此大慈大悲的茹素者,难道不应该更有平等心,将生与死一视同仁么?嗅觉灵敏到可以闻出洗净的碗装过荤菜,比缉毒犬更有资格查走私吧。
3、假定轮回存在,假定我们都做过男人也做过女人,所以无论此生找男人还是女人在一起都恶心。假定作者的所有假设都成立,那这个世界是不应该有孩子出生的,人类早就应该灭绝了。
也许作者逻辑不好,那尚可谅解。如果明明知道自己毫无道理,为了陷肉食者于不义,操纵肉食者的罪恶感,用上道德绑架的伎俩就不太值得被欣赏了。文章的逻辑不重要,动机也不重要,这世界上的观点何其之多,谁也无法成为审判者。重要的是被劝说的这位朋友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我在乎的,所以先帮着怼回去一下。
有一些心理学基础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我们感觉不舒服,通常是因为内心的按钮被触碰到。而她的什么按钮被触碰了呢?文章非常明确的在说,肉食是不好的,错误的,甚至恶心的,愚蠢的,罪恶的。作为肉食者的她,哪怕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在如此强势的言辞面前,很难不被影响。
就像一个孩子,他本来觉得自己棒棒的,可是家长非常明确,甚至态度恶劣的说他表现不好,不是一个乖孩子,那么他当然会被影响,甚至从此心里种下了“我不够好”这个信念。作为成年人的她,也许不至于和孩子一样易感,但内心会形成拉扯,一边是自己的看法,另外一边是文章强势的想要植入的观点,她企图对抗外来观点,却发现挥之不去,因此求助于我。
这种情况有两种处理方法供选择:
1、证明自己是对的,和/或证明对方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就像刚才我怼回去那样。证明自己是对的很困难,指出别人的错误很容易,我就是个挑错高手。以攻为守,多半能气得对方跳脚。
2、清晰自己内在的感受,外来的观点造成不舒服,提示了自己对其有隐藏的认同(如果丝毫不认同,不会不舒服,比如说现在有人高呼,太阳是方的而且从西边出来,你只会一笑置之),还能帮助我们看到平时的盲点,这是不舒服的宝贵价值。我猜测当事人或许认同了,吃肉不如吃素好,而她无法做到吃素,说明她是一个差劲的人。自己是一个差劲的人,这个信念可能已经在她潜意识里很久了,影响着她做出人生大大小小的选择。如果能够超越这个负面信念,生命的版图有机会被大大的拓宽。这就是佛说烦恼即菩提的真义。
两种处理方法,并无对错高下,就像吃肉和吃素一样,没有绝对的好坏。不需要对其中任何一个观点和观点持有者,赶尽杀绝,甚至公平的辩论过招也是可以的。跳脱对错,我不是错的就拥有了尊严,我不是对的就避免了伤害他人,这是难能可贵的自由。
如果你选择第二条路,就进入我熟悉的工作领域。作为心理咨询师,陪伴并支持当事人去发现自己的阴影,面对它转化它,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经过这一番梳理,你是否举一反三,有所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