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独自一人几乎横跨钟山风景区,将近15km。之后去了中华门,老门东,夫子庙,又在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态,去了秦淮河边上一家比较高档的火锅店,可能是一个人去吃火锅比较奇葩吧,反而店员差异的眼神让我无比开心。回来又写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现在心静下来越想越不舒服,删了重写。
公交车上让座是应该的,大概是这件事并不是那么普遍,才使得那个奶奶发现我一直带着耳机看视频后对我说:小伙子,戴耳机对耳朵不好的,你现在年轻没事,老了就不好了。就算是下车的时候还是急切跟我说,小伙子以后不要听了。
上山的路上偶遇一对手牵手爬山的老夫妻,他们休息的时候,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大概是奶奶心疼爷爷埋怨他带重的苹果爬山,爷爷一边削苹果一边说,要是我不带,你怎么吃呀?说完就给了奶奶。在难得人烟稀少的登山道上,看见这么温暖的一幕,心真的是在默默流泪。他们应该是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那个苦难,或许在那个年代他们就看透了人生,以至于在这个年纪还有这样的情怀与情调。真的是羡慕,希望他们就是日后的我们。
走过那对老夫妻,前方发现一个背着红色书包的,明媚的女子。正是她的出现点燃了不想输给她的那颗心,放弃了那条舒服的环山公路,跟着她选择了有台阶的华泰登山道。到了山顶,稍事休息后她就开始做拉伸运动。表现的很从容自在,其实我特别有触动,她这样的状态就是我得理想。在她的影响下,我找了一个有树荫的角落,吹着山风,安安心心的看了一个小时的书。
最近一直在思考独处的问题,路上还在跟在北京的工作的大哥聊这件事,聊来聊去,我觉得诗与远方,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心怀坦荡的人,自可以把生活过的如诗一般,所到之处即为远方。以前总觉得有人的地方就应该热热闹闹的,一直想扮演着活跃气氛的角色,慢慢的我内心反而更加空虚,这不是我想要的。
特别喜欢呆在一个角落,不想让任何人发现。在图书馆如果角落没有位置,宁可不学。喜欢生活,喜欢体验。今天做的事情其实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当与那个不安的自己相处了几个小时后,我释然了,原来我觉得那个不舒服的时空才是最适合我的。我是一直处在一个让自己不舒服的位置,试图让别人快乐的人。或许说我在一直讨好别人,因为我怕冷场。
情侣也好,朋友也罢,不一定是要一直说个不听。反而是那些可以跟我们一起安安静静相处的人,之间的感情才是情比金坚。此时更加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讲,大隐隐于市。一个能够很好与自己相处的人,应该也是明白自己内心的人,知道喜欢什么而去追求,了解哪些不必要而去拒绝。大哥说:成长只是那些经历的一个体现罢了。
毕业季,大家都在嗨,舍友又出去包夜嗨了。我不是淡定,而是他们做的事情我都做过了,以前跟朋友相处的时间太多了,不像他们这样因为要结束了才觉得珍贵从而去珍惜这聊聊数日。
毕业,是一个分割线,跨过这条线,过往种种以是物是人非于是事事休。就像哲学家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作为一饿浪漫主义者,我在乎的往往不是那个事情本身,而是那种感觉。
毕业了,想见的人只有一个,想去的地方有很多。我与这个世界无关,我想让她与我有关。那么我先去看些美丽的地方探探路,向往着像那对老夫妻一样,手牵手一直到老。
你牵着我的手去看看这个世界,我牵着你的手重新走走那些我等你的时候走过的路。
老了老了,你抱怨我苹果重,我削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