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首选的一本营销书籍


本书提出了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本书阐述“定位”观念的产生,剖析“满足需求”无法赢得顾客的原因,给出如何进入顾客心智以赢得选择的定位之道。

定位,就是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定位》揭示了现代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争夺顾客,为企业阐明了获胜的要诀,即赢得心智之战。

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用户心智。

1.用户只会针对性接受少量产品和服务。当第一胜过做得更好,这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定位观念。

如果不能成为第一,那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找空位”是营销领域中的最佳战略之一。符合“二元法则”的规律,《定位》用阶梯来对用户的心智进行比喻,即处于阶梯最上层的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地位越高,而选择这类品牌的概率也会更大。

2.认知固化。心智不会接受新的、不同的事物,除非其与旧的事物有所关联。往往你很难去改变用户根深蒂固的形成的固有认知。

3.混乱和遗忘。从心智的时间属性来看,一旦受到其他信息干扰,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会变得混乱,甚至将品牌遗忘。所以需要简化信息,用一个词汇占领顾客的心智。一旦在顾客的心智中拥有了一个词,你就得利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



第二部分

1.领导者定位。

第一个进入人们头脑的品牌所占据和长期市份额通常 是第二个品牌的两倍、 第三个品牌的三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尽可能的抢先一步,只要成为单一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就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你永远记得冠军是谁但是很难记得亚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做的是:第一,树立领先,第二,品牌聚焦。

2.跟随者的定位。

你未必能做到单一市场的第一,那么就用跟随的方法,要在消费者心中找空位,找出跟领先者差异的地方,来打动消费者。

对人群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人群的不同需求,寻找空位,你不要试图自己的产品适用于所有人,也不要认为自己能为所有人干所有的事情。

可以从产品外观或者功能上寻找空位,也可以从竞争对手的对立面寻找空位。

3.给竞争对手重新定位。

改变用户对竞争品牌的已有认识,把别人拉下马,让自己在用户的心智中找到一个位置。

总结:《定位》颠覆了这种只关注自身产品的思维方式,开创性地把视角转移到了用户的心智中。简单来说,定位就是让你的品牌在用户心智中与众不同。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市场份额,而是心智份额,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即是消费者心中所占的分量。

思考:在开战之前认真思考和确定战略,才能提高赢得战役胜率,我很赞同这个说法。但总说某个企业之所以“成功”了,是因为用了定位的方法,我觉得不太适合。定位不是万能钥匙,定位只是经典的营销战略,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问题都能用营销解决,定位也解决不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