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蛇年春节,我回了江西老家。虽说只有短短四天,却满是意义,处处都是温情与回忆。
回到老家的第二天,我们一家前往妈妈的出生地 —— 渡头村。渡头村地势低洼,又毗邻赣江,一遇涨水便被淹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陆续搬到了离城镇更近的渡头新村,曾经热闹的村子如今一片荒芜,房屋破败,无人居住。
那天下午,我们去舅妈新家拜年,闲聊时有人提议回老村子看看,大家纷纷响应。大姨一家、舅妈一家加上我们,十几口人浩浩荡荡地上了车。抵达村子时,我们遇到了另一大家子人,他们也是来怀旧的。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
“这条路我记得,小时候总在这儿跑。”
“这是小舅妈家,以前我常来玩。”
“那个茅厕,听说有人在里面出了事……”
你一言我一语,十几二十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路过通往赣江边的小路时,我们发现了一片白萝卜地。像小时候一样,大家跑进地里,挑了萝卜就往赣江边跑,洗净削皮后便大口吃起来。这可不是偷,小时候去外婆家的路上,口渴了就拔萝卜吃,从来不会被责怪。那时,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萝卜地,可总觉得路上拔的萝卜格外甜。
小朋友们第一次在地里拔萝卜,兴奋得不得了,第一次吃生萝卜,更是开心得手舞足蹈。妈妈、大姨和舅妈也一边吃着萝卜,一边望着江水,回忆着青春岁月。看着眼前的场景,我忽然觉得,老一辈的童年和小一辈的童年仿佛交织在了一起,让人心中满是温暖。
第二天,我和二姑聊了两三个小时。这是我第一次静下心来听她讲自己的故事。二姑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一定要选对人。她当年听了大姑父的介绍,嫁给了不爱干活的二姑父,一辈子辛苦操劳。她觉得,选男人最重要的是看责任心和脾气。二姑还讲起盖房子时家里没钱,四处借钱的经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最后还是靠子女和外甥们凑钱才把房子盖起来。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反复叮嘱子女,无论何时,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互相扶持。
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能如此耐心地听长辈讲述他们的过往。这次谈话,让我对二姑的生活和内心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要多倾听长辈的故事,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时光。
在家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杉林矿,那是爸爸工作了三十年、妈妈居住了二十年、我们姊妹成长的地方。近十年前,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杉林矿破产了,职工们纷纷在城里或老家买房,离开了这里,只剩下几户做生意的人家。我们以前住的楼房前堆满了废弃轮胎,屋里的旧家具落满灰尘,办公楼前杂草丛生。在老房子里,我们找到了弟弟 17 岁时的证件照和学生证,仿佛还能看到当年一家人的生活痕迹。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短短几天的探亲时光转瞬即逝,下次回乡又不知是何时。但这份温暖与回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