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面了一所贵族学校——星河湾双语学校,这是上海排名第三的双语学校(名字听起来就很洋气有木有)。学校位置非常偏远 ,在闵行大郊区,但是学校所在地属于豪宅区,环境很好,紧挨着一个高档酒店。
学校内部非常洋气,欧洲建筑风格。大楼里面就像宫廷一样,随处可见油画。我一进入大楼,就看到一群穿着贵族校服的学生在大厅里拍照,果然是有钱人读书的地方。
我们先是在会议室里候场,总共12个人,其中一个是男生,牛津的研究生,研究语言学的,本科上外教育技术专业。我当时就震惊了,牛津毕业的硕士为什么要来中学做老师!不过后来想想,语言学也确实不太好找工作,进双语学校也算学有所用吧。还有两位是培训机构的女老师,觉得机构太累了,想来公立学校养老。。。还有几个是上外高翻学院的同学,有一个之前面试华政的时候也遇到了。
面试总共包括三部分。
第一环节:说课准备(30min)。讲课材料是一篇海明威的小说 The Old Man at the Bridge(桥边的老人),准备。不长,但挺难懂的,我反复读了三遍才领会了主题。
第二环节:笔试(1h)。做卷子,两篇文学阅读,一篇文学选段,关于老门卫失业后的内心独白;另一篇说明文,关于火山。然后是一篇事实依据类作文,给你一篇议论文,关于马克吐温小说 Huckleberry Finn 中的脏话是否需要保留,然后要你整理出作者的论证思路,包括如何运用事实依据、逻辑论证、情感共鸣来阐明观点。
第三环节:英语辩论:Social media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 我们12个人被分成了两组,分别担任正反方。一位负责老师和一个外教担任评委,坐在对面打分。
辩论赛结束后,只留下了我们五个人进入最后的说课环节。
第四环节:说课。把第一环节准备的内容讲给两位评委老师听,然后老师们再提问。感觉这所学校非常看中老师的文学素养,问了我好多关于文学的问题,比如喜欢哪个作家,如果要给学生们开公开课,打算选哪个作家的什么作品。
我是最后一个面的,结束的时候已经快晚上7:00了。我当时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等面试,心情特别凄凉。就感觉自己啥都没有,没工作,没对象,就跟浮萍一样,随处飘荡,真是难受。然后面试一结束我就跟老妈打了电话,抱怨了一堆,搞得我妈也很难过o(╥﹏╥)o 以后还是不提了吧。
话说回来,星河湾的夜景还是很美的,直接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