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放学后,在北门外执勤。忽然,一个中年妇女递过来一包煎饼。笑着说:“这是上个周,您落在我婆婆的摊位上的。打听到您在这里上班,让上学的孩子给捎来,孩子害羞。所以我今天特地给送过来。”
我记起来了:上个周四午饭后,我去农超买煎饼,还买了菜和肉等物品。等晚上回家收拾,发现没有煎饼。暗自叹了口气:丢三落四的毛病又犯了!几年前,去赶集买排骨,付了款,忘记取货。等想起来,集已经散了。我有点儿自责,从此很少赶集。后来,集市大多改为农超了,摊位相对固定,若真忘记货品,回去问询应该比较方便。但是,习惯了从简生活的我却不想去问询摊主了,卖煎饼的女摊主已经60多岁了,一边卖货还一边照料着上小学的孙女,据说家里还有一个未成家的儿子。10元钱的煎饼,权当赠给在寒风中辛苦劳作的她了。
没想到,本不想再拥有的东西,人家却打听着给送来了。禁不住感慨:好善良的老人!再去农超,得好好谢谢她老人家。
感受着老人的善良,我也从这包失而复得的煎饼受到启发:不在意失去,反而失去不了。生活中,很多的人、事、物、情和理,是不是也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