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孔子传》感悟四

                    苛政猛于虎

      自鲁国发生“八佾舞于庭”,鲁昭公战败流亡齐国后,孔子也带着他的一些学生到了齐国。作为坚定捍卫周王朝礼乐文化制度,反对乱臣贼子,坚决支持公室之权归国君所有的拥护者,孔子选择了和鲁昭公去向一致的齐国,不仅是在道义和舆论上对他的支持,还是因为当时齐国的国君齐景公以及宰相晏婴曾经出访鲁国,孔子和他们有些交集,彼此印象不错。

        可刚一进入齐国,就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令他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著名语录!齐国的老百姓宁愿选择与老虎为邻,即使一家三代都被老虎吃了,也舍不得离开这个“无苛政”的地方,可以想象,齐国的各级官员官僚比老虎还要厉害呀!孔子一进齐国就领教了“苛政猛于虎”的厉害,等他深入了解了齐景公这个人后,对这位相邻的东方大国国君印象,就更差了,甚至可以用一落千丈来形容也不为过!

      历史记载,齐景公在位五十八年,最喜欢修建宫殿,养狗养马,《论语·季氏》中记载,齐景公有马千驷。宫中有专门养马的人,毕竟四千匹马,照料起来也颇为劳民伤财!因为国君的苛政,曾经一度在齐国的市场上,卖给正常人穿的鞋子屨很便宜,因为没有什么人买,而卖给受过刖刑人的鞋子踊却很贵,因为砍掉脚的人比有脚的人还多,满街都是没了脚的人。而齐景公自己却特意从鲁国请了一个鞋匠,为他特意制作了一双用美玉装饰,黄金做带,白银镶边,再点缀珠宝的华美鞋子。两相对比,一国之君生活奢糜,声色犬马,故作非为,孔子认为这个国君做得实在不像国君的样子,在齐国遇到这样的国君,自己会有机会从政,施展才华吗?孔子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才是最好的政治?孔子告诉他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言下之意:国君必须做的像国君,然后才能要求臣子尽忠;父亲首先必须尽到父亲的责任,然后才能要求子女尽孝。孔子一直认为,在上位者应该先尽自己的义务,然后才能要求下位者,说到责任时,也是君前臣后,父前子后。对于孔子这样明确的告诫,齐景公只是选择性的倾听,他只从他有利的一面去理解,不看君君,只看臣臣,不看父父,只看子子,他只想让别人好好做臣子,自己这个国君,做的如何,倒是一直随性而为。齐景公死后,光为他殉葬的马匹就达到了六百匹以上!

      孔子的怀疑没有错,他在齐国待了一年多的时间,齐景公由开始热情问政,到最后言语暗示离开,他没有办法在苛政猛于虎的齐国推行他的仁政,国君的政见与自己心中的大道不合,孔子只能避开这样的人,这一次孔子走的特别急,米都下锅了,都没等吃完饭再走,和后期五十五岁去鲁适卫周游列国一步三回头的慢行有着鲜明的对比,鲁国是他心目中的祖国,他一直深爱着他的祖国,所以这次从齐国离开后,37岁的孔子再次回到了鲁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还“孔子”之凡身】 201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8年纪念日 对于这位“至圣先师” 他被放在神坛上用来敬仰...
    兴时态_198812阅读 4,913评论 3 4
  •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
    诗者如斯夫阅读 7,737评论 4 9
  • 是可忍孰不能忍 孔子出生的鲁国,其开国皇帝周公旦,是周礼的制定者,更是周王朝礼乐文化的开...
    宸宝书屋阅读 4,574评论 0 0
  • 今天是孔子诞辰2567年纪念日 对于这位“至圣先师” 曾经他被放在神坛上用来敬仰 他的言行是理想人生最高标准 他的...
    愚公之家阅读 5,148评论 3 12
  • 各位好,我们今天为大家讲解钱穆先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孔子传》。 熟悉我们的人都知道,孔子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学生的陪伴者阅读 4,620评论 0 0